歇后语文案有感而发!
【第1句】:【早知水淹人,何必偏下水】(谚)比喻早知道后果严重,当初就不该贸然行事。
【第2句】:【来得易,去得易】(谚)得来容易,失去也容易。多指财物不是通过正道取得的,往往不知心疼,随意挥霍浪费。 也作来得容易去得快。 来时容易去时快。
【第3句】:【黑吃黑】(惯)指坏人之间互相争斗、勒索。
【第4句】:【忘在脑后】(惯)指把事情忘光了。 也作忘在脖子后头。 忘到脖子后头。 忘到脊梁后头。
【第5句】:【国难显忠臣】(谚)指国家到了危难之际,才能显出谁是真正的忠臣。 也作国难见忠臣。 国乱显忠臣。
【第6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释义:殃:灾祸。池:护城河。城门失火,要到护城河里打水救火,河水干了,鱼也就死了。比喻无缘无故受到牵连。例句:在另外一部分无所谓的士兵,觉得皂白不分,势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第7句】:毛笔吞进肚——胸有成竹
【第8句】:【希望】“希望”是指人们期望达到某种目的,或者盼望某种情况的出现,是实现某种目标的欲期。毛泽东曾对青年人说“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其实,“希望”这个词最初指的是期待看到月满月圆,并无它义。为何“希望”最初特指期待月满月圆呢?这还得从“望”字说起。“望”字的产生与月亮有关。众所周知,月有阴晴圆缺,造成圆缺的原因是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之所以能看见月光,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的结果。月亮绕着地球转,农历每月月初之时,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月亮正对着地球的那一面因为照不到太阳,使得我们无法看到它,这就是新月,古人将其称为“朔”。随着月亮的转动,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越来越大,月牙一天比一天“胖”,等到向地球的一面全部照到太阳光时,就成了满月,古人称之为“望”。《说文》解释:“望,月满也。”“望”在农历的十五六,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满月之后,月亮又逐渐变“瘦”,至完全看不见,新月时期又开始了。就这样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因此,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再从“望”到“朔”的时间。月圆月缺一个周期.恰好一个月。正因为“望”是月满月圆之意,“希望”自然就是期待月圆之日的意思了。宋范仲淹在《十四月夜》中写道:“天意将月圆,人心等满时。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表达了人心等满,愿月满无缺,花好月圆。圆月是美好光明的象征,自然“望”是大家所期(希)盼的。 “希望”一词逐步引申演化为期望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目标,而达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第9句】:蜜蜂的窝巢——窟窿多
【第10句】:【憔悴皆因心绪乱,从来忧虑最伤神】(谚)憔悴:面黄肌瘦。人憔悴都是因为心情太坏,多忧多虑是最伤精神的。指人要健康,关键在于清心寡欲,无忧无虑。
【第11句】:【骑着驴骡思骏马】释义:比喻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例句: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第12句】:啥也捞不着;想得狂;一场空
【第13句】:【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谚)公主:皇帝的女儿。公府:官府。 娶来皇帝的女儿做妻子,就像平地里建起官署一样。指突然间大富大贵,是喜,也是愁。 也作娶妇得公主,无事取官府。 娶妇得公主,平地实公府。 娶妇得公主,无事招官府。
【第14句】:【百样米养百样人】(谚)指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与志趣。
【第15句】:下下人有上上智。
【第16句】:【死狗——扶不上墙】(歇)比喻人素质太差或没有志气,别人想扶持也扶持不起来。 也作“死狗——扶不到墙上”。
【第17句】:【聋子放炮仗,散火听不见响,只见烟火散】借指散伙,结 束。清代《红楼梦》:“外头已经四更多了,依我说,老祖宗也 乏了,咱们也应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
【第18句】:【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谚)千人:众人。指:指斥。受到众人指斥的人,即使没病也会死去。指众人指斥,是最严厉的惩罚。 也作千人所指,无病自死。 干夫所指,无疾而死。
【第19句】:【长牛短马一鞍驴】释义:这是评论牲畜好坏的经验。牛身子要长,马身子要短,驴身子一鞍子正合适。例句:这马早上牵来的时候、我看过了。常言道:“长牛短马一鞍驴。”看这马身架团团的,倒是个材料。
【第20句】:【浑身都是胆】极为大胆。成语:胆大包天。明代《古今小 说》:“原来走私商道路的,第一次胆小,第二次胆大,第三第 四次浑身都是胆了。”
【第21句】:猴子穿大褂——充阔佬;装入样
【第22句】:【以五十步笑百步】释义:作战时逃跑五十步的人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比喻自己也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稍轻,就去讥笑别人。例句:想到这里,他觉得即使自己的手不是那么软,也不能去打瑞丰了;他和瑞丰原来差不多,他看不起瑞丰也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第23句】:【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没做坏事,心中坦然, 反之则担惊受怕。日间,也说:平生、为人。鲁迅《华盖集续 编》:“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 怎能给恐吓呢?”
【第24句】:【还债容易还情难】(谚)情:人情。指人际间的情谊比钱财更宝贵。
【第25句】:【娼妓】“娼妓”指卖淫的女子。娼妓本义并非如此,“娼”和“妓”原本不是双音节的词,娼是娼,妓是妓,只是娼和妓的本义比较接近。古时娼与倡相通,《说文解字》解释说:“倡优,女乐也。”指从事歌舞的女艺人。妓与伎通,《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妓,女乐也。”可见,娼与妓最初都是指歌舞女艺人。后来,娼和妓的词义发生了转变,均指卖淫的女子,并合二为一,称为“娼妓”。 “娼妓”源于春秋时期。据《战国策》记载:“齐桓公宫中七市,七闾七百,国人非之。”有记载解释说,这就是指齐国相国管仲开设的公营妓院,所收取的钱财都归国库所有,用于军费开支。这种说法被后人接受,清人纪的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娼族祀管仲,以女闾三百也。”因此,明清时扬州等地的妓院里供奉的祖师爷就是管仲。妓院里不仅设有管仲牌位,妓女们还要给管仲叩头烧香,以祈生意兴隆。从此,一代名相管仲,名誉受损,留下此业被后人诟病。
【第26句】:【好汉就怕病来磨】(谚)即便是身强体壮的英雄好汉,也抵抗不过疾病的折磨。指疾病对人的生命极具杀伤力。 也作英雄只怕病来磨。 硬汉子怕病磨。
【第27句】:我同妈妈去摘豆角,没干多久就不想干了。妈妈说:“快干啊!秋天猫猫腰,顶上春天走一遭。”(河北·深州)
【第28句】:【天下官管天下事】(谚)天下:国家。国家设置官员,就是让他们管理国家事务。指尽职尽责管理国家事务,是官员的本分。
【第29句】:【劁猪割耳朵——两头受罪】(歇)劁(qia。)猪:阉猪,割去猪的睾丸或卵巢,使不能生育。两头:本指首尾两端,转指两个方面。指两方面都没落好。 也作劁猪割耳朵——两下受苦。 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
【第30句】:狗尿苔做点心馅儿——不成仁(人)儿
【第31句】:江边插柳一一生了根
【第32句】:【百闻不如一见】“百闻不如一见”意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一俗语出自汉朝。汉武帝时,居住在甘肃西部、四川北部、青海东部的羌族各部落,归顺汉朝。到汉宣帝时,西羌各部族开始秘密和匈奴联络,甚至准备向匈奴借兵,“击鄯善、敦煌以绝汉道”,准备彻底推翻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建立统一的羌族政权。自此,汉朝对于羌族的控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困难的局势,宣帝派人向曾参加过武帝时北征匈奴的老将军赵充国请教,派谁去才能解决问题。赵充国说:“没有谁比我更合适了。”宣帝不太放心,又派人问赵充国:“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如何,需要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军事安排,不能离开现场具体情况,纸上谈兵。我愿意先尽快赶到金城,从当地了解情况,制定好应对的计划,再向陛下回复,请陛下相信老臣。”到达金城之后,赵充国充分了解情况,准备充足,率兵前往羌地,又稳守不出战,利用自己在西羌各部族中崇高的威望,使西羌联军中并不坚定的部分首领,对和汉朝作战产生了怀疑,引起了羌族内部矛盾。稳扎稳打,一战击败羌军主力,其他羌军纷纷倒戈,投降汉朝,西羌局势终于安定下来。自此,“百闻不如一见”便流传后世。
【第33句】:错把泥胎当真佛——迷心作怪(迷信作怪)
【第34句】:【皇上家的工,慢慢儿的蹭】(谚)蹭:磨蹭。朝廷派下的活儿,可以慢慢腾腾地做,不必着急。旧指公家的派差,只消极应付就是了。
【第35句】:小兵要用自己漂亮的泡沫文具盒去换小强的米老鼠文具盒。奶奶说:“你啊,何必用会下蛋的母鸡去换不下蛋的公鸡呢?”(四川·汶川)
【第36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释义:没有哪方面的职责,就不管哪方面的事情。例句:童贞不满地说:“你们当厂长的不抓管理,倒埋怨下边。我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第37句】:【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惯)主人的“请”字还未说出口,客人就连忙答应说“去”。指迫不及待地盼望别人邀请。
【第38句】:【 土命人心实】谓人心地诚实,不会用心眼,不会耍花招。 浩然《艳阳天》:“你往后别跟五婶逗着玩了,五婶是土命人 心实,遇着不顺眼的事儿,爱着急、上火,我要没轻没重地给 你一顿,多让人瞧不起你。”
【第39句】:警犬的鼻子一真尖(奸)
【第40句】:【水中月,镜中花】指虚幻。成语:镜花水月。《傅雷家 书》:“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第41句】:【裤兜子钻蝎子——爱昨蜇咋蜇】(歇)咋:方言,怎么。蜇:蝎子用毒刺刺人,谐“着”。指任凭事态发展,结果是怎样就怎样。
【第42句】:【牛蹄子——两半儿】(歇)半:谐“瓣”。牛的蹄形为两瓣儿。指彼此分开或各搞各的一套。 也作牛蹄子——分两瓣。 牛蹄子——两掰。
【第43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释义: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卿卿:旧时对女子的爱称。耍尽心眼自以为非常聪明,到头来却断送了自己性命。嘲讽人玩弄权术和诡计,最后落得身败名裂。例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他这才是自作自受呢!
【第44句】:白开水画画——清(轻)描淡写
【第45句】:【 好汉不吃眼前亏】情况不利,不必硬拼。好汉,也说:光 棍。浩然《山水情》:“他懂得光棍不吃眼前亏的策略,更明 白胳膊扭不过大腿的正理明言。”
【第46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谚)四海:指全国或天下。指普天下的人都亲如兄弟。 也作四海皆兄弟。 四海之内,皆为兄弟。 四海内,皆兄弟。
【第47句】:【锔碗的丢了眼镜——这个碴儿你找不着】(歇)碴儿:谐“茬儿”。 指挑不出毛病,找不出差错。
【第48句】:脚打拍子不跳舞——原地踏步
【第49句】:【演空城计】见“唱空城计”。
【第50句】:【地没坏地,戏没坏戏;地在人种,戏在人唱】(谚)指地无好坏,只要勤耕作,多施肥,自然就能多打粮;戏无好坏,只要勤排多练下功夫,自然就能表演好。
【第51句】:【—花引来万花开】发生了好的影响。成语:发扬光大。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光有英雄事迹而没有哺育英 雄的经验,好比收获了庄稼而没有留下种子,既不能一花引 来万花开,更不能体现园丁的辛勤。”
【第52句】:【一人难称百人心】(谚)一个人做事,很难使得人人都满意。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志趣,谁也无法把大家的意愿统一起来。 也作“一人难合百人意”。
【第53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原为佛教偈语。修行已经很高,还 需要追求更高境界。借指不能满足已有成绩,要继续进步。 《傅雷家书》:“再加一个月的琢磨,自然会百尺竿头,更进一 步。”
【第54句】:上级来检查工作,谈起成绩,学校领导说自己如何如何治校有方;谈到问题,却说是教师如何如何不听话。朱老师气愤地说:“这就是,取了经是唐僧的,闯了祸是孙悟空的!”噎得学校领导哑口无言。(江西·都昌)
【第55句】:【行家看门道,力把看热闹】(谚)行家:内行高手。力把:不懂行业的生手。指内行人能透过表象看透事物的实质,外行人只满足于事物的表面现象。 也作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 内行看功夫,外行看热闹。
【第56句】:【拿着一把汗】见“捏一把汗”。
【第57句】:【急惊风撞了个慢郎中】(惯)急惊风:中医指小儿因高烧引起的惊厥、抽搐。比喻事情紧急,却碰上了慢性子或漠然视之的人。 也作急惊风遇着个慢郎中。 急惊风偏碰着慢郎中。
【第58句】:【 官盐不当私盐卖】我国的盐产一向采取官卖或收税的制 度,不经官府监督发售或没交税的盐,便是私盐,算违法。 谓光明正大的事情,无须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小说月报》 (1980,9):“老话说了,官盐不当私盐卖,这茶馆可是官家的 买卖,由不得咱们呀。”
【第59句】:【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指说话不能改口,做事无法挽 回。成语:覆水难收。巴金《寒夜》:“我要是你,我就登报跟 她离婚,横竖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
【第60句】:【 过筛子过箩/过了粗箩过细箩】原指筛面粉。借指审查,筛 选,或经过严酷的考验。徐光耀《平原烈火》:“大扫荡的时 候,一块过了筛子过箩,一块吃苦共难,在生死关头,你帮我 助,谁也没有说过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
【第61句】:荆轲献地图——暗藏杀机
【第62句】:钻进风箱里的老鼠——受不完的气
【第63句】:【天上的仙鹤,比不上手里的麻雀】(谚)仙鹤再好,那是天上飞的;麻雀再小,却是握在手里的。比喻大而美的希望,不如小而实惠的利益可靠。
【第64句】:【墙里说话墙外听】(谚)人在墙里说话,须防墙外有人窃听。指人说话,特别是说秘密的话,要处处留神,谨防走漏消息。 也作墙里说话,墙外有人。 墙里人说话,墙外有人听。 墙里说话墙外听,道边说话草棵听。
【第65句】:【冰人】在古代媒人又被称为“冰人”或“大冰”。媒人一般都是热心肠,怎么反倒称为“冰人”呢?这一称呼最早见于《晋书·索统》中的一段故事:孝廉令狐策有一天梦见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询问圆梦的解释说,冰上为阳,冰下为阴,主阴阳之事,你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人阳语阴,主为人说媒,因而你当为人说媒,冰河开了,婚姻也就成了。由此,后人称媒人为冰人。
【第66句】:【大白天说梦话】释义:说荒唐话、不实际的话。例句:“连升嫂子,你不要大白天说梦话吧,这是不可能的事儿!”
【第67句】:叔叔花钱大手大脚的,毫不节俭。婆婆见了便说:“勤似摇钱树,俭如聚宝盆。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到老了,又没有积蓄,你就有苦日子过了!”(广东·龙门)
【第68句】:【读书人识不尽字,种田人识不尽草】(谚)读书人无法把字认全,种田人不能把草认全。指知识无穷无尽,是学不完的。
【第69句】:黄鼠狼生鼬子———色货
【第70句】:瓦匠干活——拖泥带水
【第71句】:【 你待我一尺,我报你一丈】讲义气,有礼貌,加倍报答。或 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姚雪垠《李自成》:“我郝摇旗 虽是粗人,还知道什么是朋友义气。你待我一尺,我报你一 丈。”
【第72句】:【有卖的,有买的】谓互相需要,事情总能办成。或说:有 丢的,有拾的/有丢的,有拣的。王统照《山雨》:“你真是个 雏子,有卖的就有买的,没有销路我自己还吸得下?”
【第73句】:门上的封条——扯不得;莫扯
【第74句】:【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谚)当父亲的小偷小摸做贼,儿子就会明火执仗去抢劫。指父辈行为不端正,儿子就会变本加厉地学坏。
【第75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释义:蚍蜉:大蚂蚁。撼:摇撼。嘲笑人不自量力。例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第76句】:一天晚饭后,没长头发的凯凯来我家玩,我跟在他身后不停地取笑他。正在刷锅的妈妈瞪了我一眼说:“说人前,笑人后,咕咚一声跪到人家脸前头。孩子,人生像一把蒺藜,谁都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地捋到头,可千万不要笑话别人啊!”(河南·孟州)
【第77句】:【哈巴狗带咕冬铃,充大牲口】释义:讽刺人本事不大,却装作有很大本事的样子。例句:说你是哈巴狗带咕冬铃,充大牲口,你说这是咒你哩。看,八字没一撇,就哼呀嗨呀,你给谁夸功哩!
【第78句】:【东明西暗,等不到撑伞】(谚)天空东方发亮,西方阴暗,这时候,来不及撑开伞,大雨就到了。指东明西暗是暴雨即将到来的征兆。
【第79句】:三叔看到村里一些人靠投机取巧发了财,心里也痒痒的。爸爸劝他说:“莫怨自己穷,穷要穷得干净;莫羡他人富,富要富得磊落。”(河南·扶沟)
【第80句】:妈妈无论什么时候叫我学习,我都有理由拒绝。妈妈说:“你呀,早怕露水午怕热,晚怕蚊子早早歇。”(安徽·巢湖)
【第81句】:我买了块电子表不敢戴,常装在口袋里。奶奶说:“你呀,有粉不往脸上搽,却往屁股上抹。”(河南·南阳)
【第82句】:【店小二】在古装影视剧和戏曲中,经常可以听到“店小二”这个称谓,看到“店小二”这个形象。为什么把店中的伙计称为“店小二”,其实,是对小伙计的敬称。王实甫《西厢记》里有一段描写:张生说:“这里有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那里?”店小二日:“自家是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来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 这里的“店小二哥”跟“店小二”是同一个意思。据记载,宋、元时期习俗称店伙计作二哥,是对店主称大哥而言。一家客店或酒店,店主地位最高,当然算老大,而伙计居次,当然称二哥。不过伙计称老二,已经含有敬意在内。清代小说中,常有称官绅的侍从为“二爷”的,如《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只见一个戴红帽子的二爷,答应了声‘者’。”这个“二爷”,就属于敬称。“店小二”就属于此类敬称。以上说的是“二哥”、“二爷”,再文案“小二”。“小二”的“小”,含有年轻的意思。店中的伙计,一般都由年轻人担任,因而以“小”字称之。如果出现年长的伙计,那就会直呼其名了。有人说“老伙计”未必不可,不过,多指老战友或老朋友。
【第83句】:【明星】“明星”现多指在文体等方面成绩突出、受人追捧的人,如歌星、影星、球星等。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它上源自天,下源自地。首先说天。“明星”,古书上指金星,又叫太白星,这是肉眼能观察到的亮度较高的星。有月,众星捧月。无月,明星耀眼。这是“明星”一词的最早出处。其次再说地。《太平广记·采仙录》日:“仙女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明星”原是华山仙女的名字。不管太白金星也好,仙女明星也好,都是光彩耀目,众人仰慕。所以,近代人们常以“明星”比喻成绩卓著、出类拔萃、引人注目或某一领域知名度很高的人。如”电影明星”、“歌星”等。众明星参加晚会叫“今夜星光灿烂”。
【第84句】:【好意反成恶意】(惯)指以善心待人,却被人误解为歹意。
【第85句】:老鼠鼻子一大不了
【第86句】:【好汉识好汉,英雄识英雄】(谚)英雄好汉独具慧眼,他们最能认准谁是英雄好汉。指杰出人物能鉴别人才。
【第87句】:【七十不打,八十不骂】(谚)对七十岁的老人,不可用打来惩罚他;对八十岁的老人,不可用骂来惩罚他。指对于年事已高的老人,要宽容善待。
【第88句】:【饿眼见瓜皮——就当一景儿】(歇)景:景物,这里指美好的事物。 讥讽人贪婪,连别人遗弃的坏东西或不三不四的人,都当成宝贝。
【第89句】:土地爷打城隍——管得宽
【第90句】:【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惯)形容人贪得无厌。 也作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吃着碗里,盯着锅里。 吃着碗里的,占着盆里的。
【第91句】: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
【第92句】:【伸手三分利,不给也够本】(谚)指困境中伸手向人求援,即使得不到,也没有失去什么。也指战争中处于劣势,奋力一争,即使不胜,也比束手待毙强。
【第93句】:【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仁义道德比财富重要。明代 《警世通言》:“后人评论世俗倚富欺贫,已定下的婚姻犹有 图赖者,况以宦家之爱女,下赘贫家之孤儿,支翁真盛德之 人也!这才是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第94句】:奶奶带我和堂兄妹们去地里干活,爷爷见了风趣地说:“今天干活带的兵不少啊!”奶奶说:“多有什么用?三个茄子顶不了一个老北瓜。”(河北·元氏)
【第95句】:【杀人倒落两把血】(惯)杀了人留下两手的血。比喻出了力,没得到好处,却惹来了是非和麻烦。 也作杀人赚了两手血。 杀人白落两手血。 杀人不成闹两把血。
【第96句】:【惊蛰不冻,寒到芒种】释义: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日、6日或7日。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5日、6日或7日。惊蛰这一天如果不冷,寒冷的天气要持续到芒种。例句:惊蛰不冻,寒到芒种。记得惊蛰那天就不冷,天气反常,以后还有冷的呢。
【第97句】:【狗咬狗】(惯)比喻坏人与坏人争斗。
【第98句】:【闲时不烧香,急则抱佛脚】(惯)平时不在佛前烧香,急难之时才去求佛救助。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事到临头才仓促应付。 也作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闲时不烧香,忙时抱佛腿。
【第99句】:张华嫌冬天太冷,不想起床。他妈妈说:“少年小伙子三把火,老人冷得棉花裹。怎么不能应时起床呢?”(江苏·高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