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精品10篇)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春节小学生演讲稿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精品10篇)】,供你选择借鉴。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篇1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个时节在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我觉得,我奶奶家过年的风俗比较“暖人”。

中国传统过年就是再除夕那天的晚上和家人吃一餐年夜饭,寓意阖家团圆。

而在奶奶家可就不同了。他们的年夜饭不一定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而是在南方的小年后到大年夜的任何一天任何一餐都行。有的在腊月二十五,有的在腊月二十八,时间可以自定。而且,一起吃年夜饭的人可就不止自家几口了。每家每户都会邀请邻居或者族人到自己家来吃年夜饭。所以,许多人家刚坐下来准备吃饭,接着就有一大堆电话打来,邀请他们到另一家去吃。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刚收邻居的邀请,刚到他家去,寒暄了几句,才拿起筷子准备吃,便又来了一个电话,是另外一个亲戚打来的。

于是他只吃了几口饭就来到了另外一户邻居家。到那边又是跟原来的一样,吃了几口饭又来一个电话,就这样,接二连三的电话打来,他被邀请到各个邻居家去,大家都这样你邀请我,我邀请你,好不热闹;每次都只吃了一两口饭,而当到达那个邻居家时,他们家的菜也凉了。虽然菜凉了,但是人们的热情可没有凉。他们还是会拿出一些好吃的好喝的来招待他们。这在我们那儿是常常出现的事儿,不足为奇。

过年,我们到他人家吃饭的时候,会发现他们餐桌上总会有一道我们那儿家家都有的菜:豆腐条或豆腐丸。听奶奶说这两样食物是他们祖宗一直传承下来的,没有间断过。制作过程如下:首先要把豆腐用手捏成泥,不能有大块的。然后再把事先做好的肉泥混进豆腐泥里,搅拌均匀。最后用手抓一小坨混好的豆腐泥,放在手心里揉成团。最后下锅炸炸至金黄,便可放进任何一道菜里,使那道菜变得更加美味。脆脆的,饱满的,非常符合人们的胃口。

一餐年夜饭,可能会有二十多个人围坐在一张圆桌边,一边吃饭一边大声聊天。我们小孩子聊天几乎听不清楚对方在讲什么,只能看着他的口型来判断他所说的话语。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非常高兴。一年中只有这几天,我们能相聚在一起。从大人们爽朗的笑容或者表情中,我可以猜测,他们是在谈论这一年的收成,或者儿女们在学业上的进步。还有可能是在自己的家庭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无论在哪里,无论各地的风俗有什么不同,这些传统能一直传承下去一定有它的意义。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篇2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连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忙碌碌的,但是我们大家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快乐。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津津有味地品偿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除了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十二点左右,也就是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见一阵阵的鞭炮声——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饺子,这是我们的传统习惯。从初一开始至初十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同样,亲戚朋友来作客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小孩子们都能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是小孩子们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小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心跳的精彩。大人们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但看着我们那高兴的样子,他们也都心花怒放!

春节,是快乐的节日。在迎接大连的春节的同时,让我们一起欢呼、庆贺吧!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篇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都有自己眼中的春节,是各种各样的,而在我眼里,春节是五彩缤纷的。

春节是放鞭炮,“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声音像传递信息的使者,把春节来到的信息告诉每一个人。这声音像是为新年的曲谱更增添了欢快的音符。看看旁边,每个小朋友的手中都有炮,这会儿走到大街上可要小心了,不信?你看!一个大人正在和亲朋好友们说说笑笑,一不小心,一脚踩到一个东西上面,过了一会儿,冒出了一缕白烟,隐隐约约听到了导火线“刺啦刺啦”的响声,有时候还有冒着烟的火星子窜出来,“啪”的一下就熄灭了,变成了黑色的灰。突然,“砰”的一声,炮炸了,把这个大人吓了一跳,把脚翘起来一看,啊?鞋底被熏白了。旁边的小孩子正躲在树后面偷偷的笑呢!

春节是问候和祝福,家家户户都出来拜年:“您好哇!新年好!过年快乐!”人们互相寒暄着这句百听不厌的话,这一句话,好似涓涓细流,流入人们的心田,让人们的心里流入一股股暖流,这一句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激动起来,他们重复着,把浓浓的亲情传到一家又一家。这一句话,传递到千家万户,传到每一个人的心里,人们把最最美好的祝愿送给了大家。

春节是大团聚:爷爷、小叔、三爷、五叔、姐姐,妹妹,哥哥……人们都围坐在几个桌子前面,互相说着问候的话:“你好啊!家里人都好吧?”“过年了,家里怎么样?”我们小孩子也不能闲着,还要去拜年:“小叔,给您拜年了!”“爷爷,您好,拜年了!”屋子里到处都传递着这样的声音。吃完了饭,大家一起举起杯子,说了一声:“干杯!”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激动得声音颤抖地说:“过年好啊,大家这样团聚,热热闹闹的。”爸爸笑着大声说:“好!以后咱们三年搞一次大团聚!就这么定了!”

春节是五彩缤纷的;春节是五颜六色的;春节是红红火火的;春节是快快乐乐的。同学们,你眼中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呢?来,一起交流交流吧!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它也是中国人民心中最重要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即是春节。古人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对春节也有着不同的习俗。而我对春节习俗有着这样的认识。

这里的春节,早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六号开始了。这一日集市上格外热闹,放眼望去人山人海,扯着嗓子叫卖的小贩、精心挑选干果的妇女、置办年货的老人,扯着大人衣袖嚷嚷着买糖吃的孩童……各式各样的人,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组成一副喜气洋洋的图画。

二十七日,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亲手制作的道具,挨家挨户地为大家表演“双龙戏珠”等戏码。表演结束后,说上那么几句祝福语,为大家祈福。而父老乡亲们则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为他们加油喝彩,沾沾喜气。气氛总是那么融洽。

二十八日,人们开始打扫屋子。打扫屋子,寓意为:将一年内不好的事情统统扫去。这一日,男女老少都精神抖擞地忙碌起来,丝毫不觉得疲倦。男人们一家之主,一些力气活和相对危险的活都交给他们;而妇女们,则在屋内左擦擦,右擦擦,恨不得将屋内的物件擦出光来;孩子们,年龄大点的懂事,和父母一起干活,年龄小的和小伙伴们在门外玩耍;老人们年龄大,适合做些轻松的活,这不,门口摆着一个大盆,几位老人家坐在旁边沐浴着阳光乐呵呵地聊着天洗锅碗瓢盆呢!

二十九日,家家户户的妇女们围坐在一起,心灵手巧的她们一遍聊天一遍剪着窗花。没一会,一个个美丽的大红窗花就跟变戏法似的出现在手中。窗花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戏曲人物、山水风景、有吉祥图案、花鸟鱼虫……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三十日,除夕。一大早大家伙将崭新的红灯笼,红对联换上,整条街都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桌上摆放着各类点心,对孩童们来说好不自在。到下午,家中的长辈会烧一桌菜,将饭菜碗筷摆放在桌上,点上香火和蜡烛。这时候,父母就会让我们躲到房间,不一会就会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到了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也称“团圆饭”,不论多忙,在这一天都要与长辈共进年夜饭,寓意着团团圆圆。年夜饭特别丰盛,可谓“鸡鸭鱼肉,样样不少。”

在团圆饭后期,长辈会给小孩们压岁钱,压岁钱又称“压祟钱”,寓意用钱吓跑一种名为“祟”的怪物,保佑晚辈幸福安康。接过大人们的红包,孩子们要祝福长辈“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吃完年夜饭,人们要洗净身子,图一个将霉运都洗掉的美好愿望。洗漱完人们可不会早早睡觉,因为他们还要守岁呢!守岁也称“守岁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吃零嘴,边上点着蜡烛,一夜不眠蜡烛也一夜不灭,寓意着将病痛赶走。在零点的时候,迎来了我们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燃放着美丽的烟花,这时,人们便带着困意睡去,因为明日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大年初一,走家穿巷拜年之际。小辈们带着礼品上门祝愿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长辈们听得高兴,赏赐个把红包就让大家笑得合不拢嘴。到中午,长辈们摆一桌丰盛的佳肴,大家一起其乐融融地吃饭,聊着各自的奇闻趣事。

大年初二,拜访外公外婆的日子。来到外婆家,刚进门嘴甜的说上几句祝福语,即可获得一个大红包。进门后,外婆拿出丰盛的零嘴招待我们,面上笑呵呵的,让人浑身舒畅。此时此刻,外公他老人家拿出他那老旧但干净结实的二胡为我们演奏一番。伴随着悠扬的乐曲,父母辈的聚在一起磕磕瓜子,聊聊天,看看电视;小一辈的则在一起做游戏,聊天,别提多自在了。

后面的日子里,则是到七大姑八大姨家拜年,好不热闹。

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民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春节的习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悠扬传统文化,也无一不蕴含着中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愿中国永远国泰民安,让人们安度每个春节。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篇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我的认知里,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冬至那天开始的。

在佛山有一句话说:“冬大过年”,意思是冬至比春节还要大的。冬至是要吃糯米饭的,大人说吃糯米饭能让身体暖哄哄的,也是如此,所以我很喜欢吃糯米饭。当然,里面的花生、虾米、腊肉这些又香又美味的东西更是我爱吃糯米饭的主要原因。糯米饭再加上几味小菜,冬至的晚饭够美味的。吃过饭,就要吃汤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吃,但有得吃就什么也不顾了。

接下来,过年好像没了什么下文,直到腊月二十八——扫屋、贴挥春。奇怪的是,扫屋是用黄皮叶扫的。爷爷家种了许多黄皮,每逢腊月二十八,爷爷就从其中一棵黄皮树上折一叉枝,上面有几簇叶子,然后爷爷把黄皮枝绑在一根长棍上,就开始举着棍子扫房子,不过也是随便扫几下而已。而贴挥春则由爸爸去贴,我们负责剪胶布和指挥,每次贴完挥春,家里都会有一番新景象。

除夕,大家齐聚一堂,吃团圆饭,全是一些意头菜,比如虾(哈哈大笑),发菜(发财),鱼(年年有余)……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活会更加好。晚上,也不想睡觉,就是看看电视,外面放烟花就趴在窗户看一下,直到爸爸妈妈都睡了,我才睡。

到了大年初一,我们一早就要和外婆喝茶,而这天一早,鞭炮声就把我们吵醒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久久不间断。大年初一的大街真是安静极了,只是空中漫着鞭炮的味道,店铺都没有开门,车也少的可怜,街上静悄悄的。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去拜年,收利是,还有吃!

正月十五十六行通济,走完通济,春节就算结束了。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篇6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说到我最喜欢的节日那当然是——春节啦。

一说到春节,就会联想到“红色”。红色的春联;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压岁钱;红色的衣服还有红色的鞭炮。到处都是浓浓的过年的气氛。

除了联想到“红色”还会联想到“热闹”这个词。一家人围在一起,嗑嗑瓜子,唠唠家常。看看春晚,抢抢红包。每一个人都很开心。

再吃年夜饭之前,我们都要祭拜祖先,祝全家人身体健康、幸福美满……各种各样祝福的词,获得祖先的庇护和保佑。

拜完祖先后,爷爷把几杯黄酒倒在地上围成一个半圆。我们把拜祖先的香插在了泥土里,做完这些之后,就开始烧纸钱了。除了纸钱,里面有纸做的别墅;纸做的衣服;纸做的手机等等,各种各样纸做的东西。爷爷用一根铁棍不停地翻动着,让这些纸做的东西慢慢地变为灰烬,飞向天空。

妈妈说,他们已经把这些纸钱以这种方式拿走了。

纸钱烧完,我们把菜从祭拜祖先的桌子放在了灶台上。我原来还想直接放在餐桌上,但是奶奶说:“因为那是祖先吃“完”的,所以要把菜重新放到台子上,最后在放到桌子上,这样就代表是我们重新做的了。”

吃完饭,全家坐在一起,看看电视,说说笑笑,很温馨,很温暖。

虽然外面一个人都没有,十分冷清,但是在家里却格外的热闹。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篇7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节是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春节是一个喜庆吉利的日子,春节也是一个阖家欢乐的节日。春节一来,人人都准备置办年货,大扫除,贴对联,寓意着辞旧迎新。

我们库尔勒的春节大约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的。那一天就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早上很早就有人放鞭炮了,晚上也响着几声零零碎碎的鞭炮声,在告诉人们:年快到快准备迎新年吧!

到了春节的前一天,这天大人小孩们谁都忙,小孩子们准备买过年放的炮仗,大人们把鸡鸭鱼肉都从冰箱里拿出来放着,把门外的对联换成新的,把红包早早准备好。

除夕的可热闹了!才早上7、8点,放炮声就不停歇。到了中午,人们就更忙了,简简单单的做个午饭,就要开始忙晚饭了。晚上,一个人开开心心快欢乐乐的坐在一齐吃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听着窗外一阵阵的鞭炮声。到了11点50左右,大家都开始放炮了:花炮、礼炮、擦炮、摔炮等等各式各样的鞭炮响彻云端。我们家虽然不守岁,但也熬到四五点钟才睡觉。

过了春节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家家都在拜年,小孩们也十分开心,收了大把大把的红包。

除了这几个隆重点的节日之外,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这一天也有许多人放炮,但家家都几乎要吃元宵,猜灯谜。我家比较传统,每次的元宵节都会制作谜语在灯笼上猜。

库尔勒的春节从正月十六就结束了,大人们又开始上班挣钱了,而小孩们在放寒假,过年不用写作业,而到了正月十六又要开始写作业了。

这就是我们库尔勒的春节,怎样样,年味还不错吧,可还是不如以前那么的传统啊!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篇8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既然是传统节日当然会有传统习俗。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当然还有很多数都数可是来。

其中重要的当然会有几个啦。比如说:吃饺子。

吃饺子这个规矩不明白是谁定的。可是,自我出生以来就有。记得小时候妈妈把饺子里放上硬币大小不一。有一块的、五毛的,甚至还有一分的。其实只为图个吉利。预示来年顺顺利利。

还有放鞭炮。记得小时候爸爸带我放鞭炮,虽然震得耳朵都疼了可是还是很开心。那一鞭鞭的红鞭炮好像红红的大蜈蚣,又像小女孩长长的辫子染成了红红的颜色。霹雳啪了的声音让我的心里都沸腾了。

还有几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在大年初一的那天,太阳出来之前必须不能开柜子、拿剪刀等等。因为开了柜子会招老鼠,拿了剪刀不明白会怎样,可是必须不能拿的。

还有过年必须要守岁的,除夕夜晚全家人一齐看春晚。虽然会有点无聊可是还得一齐守岁。在钟声想起的时候才能入眠。这个其实也有点幸福啦。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篇9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面积巨大,拥有着多民族与省市,而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不同的。

我在重庆与富阳两个地方互相跑,对两地的风俗略有所知,两地差异最大的便是春节了!

春节,中国的独特节日,在这一日里人们真可谓吃喝玩乐,可以从早玩到晚好似把上学时没玩的时间都给补回来。而春节最重要的便是那一顿年夜饭了,虽然大家统一叫年夜饭但重庆这个倔强的城市像似大力反抗的敌军特意把年夜饭定在中午吃。

中午就要吃上丰盛的大餐,爷爷在过年的前一天上午就把食材从耸立入天的高山中挖出,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个十分钟就回到了半山腰的小木屋,今天的小木屋看上去十分别致,它平日里像一位村姑,毫无神气。而今日这位,“村姑”挂上两块小红围巾,加上几朵飘在半空的云雾,有了神气,还加上了一种神秘,像极了三国时的黄月英。一旁站立着李子树与柿子树,叶子上还有几滴朝露被新升的太阳照出了它的生命之“灿烂”,中间的一小块平块上已扫的干干净净

洗好食材,宰好鸡鸭,把食材放好,把鸡鸭晒出,这时已经到了中午,忙碌了一大早上为何不在这时去睡一个舒服的午觉呢?于是小木屋一片安静在原有的美丽上增加了一种斯文。

在下午的时候大人更是忙他们把猪脚泡好,鸡鸭收进,大肠解冻等,反观我们小孩那真是无所事事,谈笑风事。静静的夜晚来了,满天的星星,圆圆的月亮,一会一阵鸟叫,我们便因坐在一起一起聊天……

夜晚实在太长,我的内心按耐不住,愈发激动,好不容易到了天明,我们便是以最快的速度下楼、洗漱,看见厨房里处已经开招冒烟,大人们早开始了工作,为了就是中午的年夜饭。我迷迷糊糊的走路好似一个醉汉,“砰砰砰”,我被吓到了慢慢开始清醒,。原来是烟花啊!

大人们依归忙碌着而我与哥哥没事干了,当时可谓无聊至极,除了椅子上坐就是地上蹲,我和哥哥的“野心”哪待的住啊,往身上一摸,摸出八元钱,左山路上飞奔,目标就是小店里的烟花,这山路走起来还真不容易,50多度,东一块石头,西一块石头,假若一个不心就从山上滚到山下去,那可不好玩!不管怎么说跑了一个来回,“野瘾”也是过了一把,大汗淋漓,但我和哥哥很快就平定了,刮开两个炮仗,取出其中的火药,点燃一个,放入火药堆里,然后立刻跑开,“砰”的一声巨响,原来的地方着起了火,我们把火种奶移到安全的地方拿来三块瓦片架在火堆上,加树枝,加各种可燃物,在这就成了一个小烤架,把两块肉用牙签串起来放上面,虽说不能吃但赶可以消磨时间。

等了几个小时终于开饭啦!把猪脚,鸭子放在一个锅里煮,成了美味的火锅。

吃完饭,鞭炮就开始东一阵西一阵的响,原来是重庆的习俗,大家在年夜饭后就去上坟了,带着一把刀和一些鞭鞭炮,为死去的亲人除草放鞭炮,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和尊敬之情。

春节小学生演讲稿篇10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大扫除是春节前必做的事情,将家里里外外清理一遍,除旧迎新。同时,还要准备各种年货,吃的、喝的、用的,每天街上的人都络绎不绝。

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相比就轻松多了。早上边逛街边买来对联、灯笼、鞭炮和烟花,回家后便三下两下扯下旧对联,小心翼翼地贴上新对联,换上新灯笼。除夕晚上,除了万不得已,都要去长辈那儿吃团圆饭。团圆饭也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思是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分岁酒一般有十盘冷菜,每盘上都有一小片切成薄片的红萝卜放在顶端,以示讨彩。在中途上的大菜中,绝对不会少了芋头、鱼和年糕。芋头的“芋”谐音为“余”或“裕”,表示吃了芋头会在新的一年中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吃鱼也是象征“年年有余”的意思。而第一个上的菜一定是年糕,表示“年年高”,有时也用面条,因为面条又长又瘦,谐音“长寿”。

然而对于小朋友来说,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吃分岁酒时长辈给的压岁包。压岁包,其实是压祟包,因为“岁”与“祟”是谐音,所以大家都念压岁包。“祟”指鬼怪害人,“压祟”便是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晚辈得到压岁钱便可以平平安安度过这一年。

吃完分岁酒,便各自回家。一般除夕晚上大伙都不睡觉,要“守岁”,迎候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都争先恐后地开始放鞭炮和烟花,放眼望去,整个天空都是五彩缤纷的烟花,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震耳欲聋,象征着送旧迎新和接福,俗称“接年”。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不出门走亲戚拜年的,这一天还不能洗澡、洗衣服。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可以走亲戚、拜年。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几,街上过年的喜庆渐渐淡下去了。大人们开始上班,小孩子们也准备开学了,一切慢慢走上正轨。

1787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