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4月23日省考考前必背名言佳句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 考试前一天的考试名言

考试励志名言:

【第1句】: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第2句】: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第3句】: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第4句】: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第5句】:惜光阴百日犹短,看众志成城拼搏第一;细安排一刻也长,比龙争虎斗谁为争锋?!

【第6句】:为五月最后统考拼搏,稳做王者看谁与争锋?

【第7句】: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第2句】: 有哪些必背,高考必考的名句

呵,问一下高考出题的老师啊! 推荐历代诗文名句: 【第1句】: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第2句】: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第3句】: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第4句】: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第5句】: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

①[阋(xì)]争吵。 【第6句】: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第7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第8句】: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①[临]来到。

②[履]踩,走。 【第9句】: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

出自《诗经.小雅•伐木》。①[幽谷]深谷。

【第10句】: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

①[靡]没有谁。 ②[鲜(xiǎn)]少。

③[克]能。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第11句】:诗言志,歌永①言,声依永,律②和声。 出自《尚书•舜典》。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相传为孔子选编而成,事实上有些篇是由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即《今文尚书》。

①[永]同“咏”。 ②[律]音律,乐律。

【第12句】:辅①车②相依,唇亡齿寒。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旧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近代学者一般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春秋各国史料编纂而成的。

《左传》是一部叙述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共269午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①[辅]面颊。

②[车]牙床骨。 【第13句】:黍①稷②非馨③,明德④惟馨。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最早见《尚书•君陈篇》。

①[黍(shǔ)]黍子,黏黄米。 ②[稷(jì)]不黏的黍子。

黍稷在这里泛指五谷,为祭祀的物品。 ③[馨(xīn) ]芳香。

④[明德]美德。 【第14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 【第15句】:不以一眚①掩大德。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①(眚(shěng)]过失,过错。

【第16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第17句】:立德立功立言。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第18句】:言之无文①,行②而不远。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①[文]文采。 ②[行]流传,流行。

【第19句】: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第20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

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第21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第22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

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第23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第24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

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第25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第26句】: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第27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出自《论语•里仁》。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第28句】: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

【第29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第30句】: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 【第31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第32句】: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①[知(zhì)]同“智”。

【第33句】: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

【第3句】: 有关"考试"的名言警句格言诗词

【第1句】: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 【第2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3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4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第5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6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第7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8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第9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第10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11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第12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第13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第14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第15句】: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第16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第17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第18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第19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20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21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第22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23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24句】:东隅已逝,桑隅非晚。 【第25句】:多行不义,必自毙。

2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第27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第28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29句】: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第30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第31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第32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第33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34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第35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36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第37句】: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第38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39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第40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第41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42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第43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44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第45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第46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第47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48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49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50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51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52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第53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第54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第55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56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57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第58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第59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60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61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62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第63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64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第65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第66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第67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68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第69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第70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第71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第72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73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第74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第75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76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77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78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第79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第80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第81句】:前车覆,后车戒。

【第82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第83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84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第85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第86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87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第88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89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90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第91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92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93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94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95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第96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第97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第98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第99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0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第1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第2句】: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第3句】: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10【第4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10【第5句】: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10【第6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0【第7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第8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0【第9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第10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第12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第13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第14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第15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第16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第17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第18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第19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第20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第21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第22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第23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第24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第25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第26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第27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第28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第29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第30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第31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第32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第33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第34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第35句】:衔远山,吞长江。

1【第36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第4句】: 国考申论考前必看哪些名言佳句

【为政篇】

【第1句】:“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性格急躁的人一定没有成熟稳重的见识,怕这怕那得人一定不会有卓越的远见,欲望过多的人一定没有慷慨大方的操守,喜欢侃侃而谈的人一定缺少实事求是地精神。

【第2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强调当政者要有忧患意识,对可能威胁国家前途命运的困难和危险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兢兢业业,如此才能安身保国。“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底线思维”。

【第3句】:“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觉、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

【第4句】:“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

【第5句】:“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生事”如无病而服药,“畏事”如有病而不服药。不可以生事,从小的方面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朝令夕改;从大的方面说,是“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保持制度的稳定。而不可畏事,则是说,不能因为一些人对我们发展道路的非议和质疑,就缩手缩脚,甚至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观点。

【敬民篇】

【第1句】:“计利当计天下利,为民当求万世名”

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不求个人的利益得失,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考虑,胸怀天下;

【第2句】:“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得到民众的拥戴就能得到整个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整个国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心向背关乎国家兴亡。

【第3句】:“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现实中,不管是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更多其他工作,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多比比群众这一把尺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第4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群众利益无小事,对老百姓来说,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对小事的处理中也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

【第5句】:“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在其位,谋其政。党员干部应注重品质修养,淡泊明志,行善举,为民谋利,义利苍生。

【修身篇】

【第1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他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其覆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2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为严重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深重的了。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党纪法规的底线。必须经常反躬自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

【第3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警示从政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

【第4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善的德和行,大多与节制、奉献、坚持有关,这要有更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精神境界,因而显得尤其艰难。而恶德恶行,则往往会给人一时的快感和享受,因而引人沉迷放纵。

【第5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第5句】: 关于考试前让人激起奋斗的名言警句和诗句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第6句】: 高考全国卷要求必背的名句名篇

(一)名句【第1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第2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第3句】: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 【第4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5句】: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6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7句】: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8句】: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9句】: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10句】: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11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第12句】: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第13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第14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第15句】: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第16句】: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第17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第18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第19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第20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第21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第22句】: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第23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第24句】: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第25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第26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第27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第28句】: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第29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第30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第31句】: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第32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六国论》) 【第33句】: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第34句】: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35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36句】: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37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38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第39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第40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前赤壁赋》) 【第41句】:方其破荆州。

【第7句】: 高考必背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第1句】:孔子语录

【第2句】:鱼我所欲也 孟子

【第3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第4句】:曹刿论战 左传

【第5句】: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第6句】:出师表 诸葛亮

【第7句】:桃花源记 陶潜

【第8句】:三峡 郦道元

【第9句】:杂说(四) 韩愈

【第10句】:陋室铭 刘禹锡

【第11句】:小石潭记 柳宗元

【第12句】:岳阳楼记 范仲淹

【第13句】:醉翁亭记 欧阳修

【第14句】:爱莲说 周敦颐

【第15句】: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第16句】: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第17句】: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第18句】: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第19句】: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第20句】: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第21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第22句】: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第23句】: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第24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蹄) 李白

【第25句】: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第26句】: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第27句】: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第28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第29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第30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第31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第32句】: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第33句】: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第34句】: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第35句】: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第36句】: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第37句】: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第38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第39句】:相间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第40句】: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第41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第42句】: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第43句】: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第44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第45句】: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第46句】: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第47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第48句】:天静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第49句】: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第50句】: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第8句】: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哪些使用频率高

一、治国 【第1句】: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第2句】: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

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 【第3句】: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第4句】: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

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第5句】: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

其言切至。”【第6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

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 【第7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

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第8句】: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第9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第10句】: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

修:整治。近:指国内。

闭:堵塞。 ——《管子?版法》二、治民 【第1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

邦:国。本:根本。

——《尚书?五子之歌》 【第2句】: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

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管子?君臣上》 【第3句】: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第4句】: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第5句】: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第6句】: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

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

逆:背其意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第7句】: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第8句】: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

任:信服。 ——宋?苏辙《新论下》 【第9句】: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第10句】: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第11句】: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第12句】: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 ——明?黄宗羲《原君》【第13句】: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

举:举动,行动。即:就。

——《文子?下德》 【第14句】: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 三、为政 【第1句】: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 ——《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第2句】: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为wéi:做。

、——《尹文子》卷上 【第3句】: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平时。发:发动。

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 成功必须无私。

——宋?苏辙《新论中》 【第4句】: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

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宋史?薛极传》 【第5句】: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弊端。绝:绝迹。

风:风气。 ——宋?周敦颐《拙赋》 【第6句】: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古代贤人。

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诗经?大雅?板》 【第7句】: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

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第8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宇:屋檐。失:失误。

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

诸子:诸子百家。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第9句】: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如果。

法:取法。周:合。

循:遵循。 ——《淮南子?泛论训》【第10句】: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治理,掌握。

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四、品德【第1句】:公家之事,知无不为 ——唐?杨炯《盐亭县令南阳邹思恭字克勤赞》【第2句】: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唐?韩愈《送穷文》【第3句】: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 ——宋?苏洵《审敌》【第4句】: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 至:极。恕:体谅。

明:明察。 ——宋?苏轼《谢宣谕札子》【第5句】: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第6句】: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

【第9句】: 考试加油名言和诗句

(1)、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2)、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4)、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5)、惜光阴百日犹短,看众志成城拼搏第一;细安排一刻也长,比龙争虎斗谁为争锋?! (6)、为五月最后统考拼搏,稳做王者看谁与争锋? (7)、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

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8)、再露锋芒,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展鸿图,不可沽名学霸王。

(9)、辛苦一年,收益一生。 (10)、让结局不留遗憾,让过程更加完美。

(11)、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12)、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13)、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14)、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15)、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16)、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1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勤学,勤思,勤问,苦钻 (19)、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20)、修身,治国,平天下 (21)、决战高考,改变命运。

屡挫屡战,笑傲群雄。 (22)、没有常胜,只有常省(xing)。

(23)、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24)、苦海有涯。

而学无涯,志者战高考,惰者畏高考。 (25)、勇者,必以决斗之勇气与五张试卷一决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战必输无疑! (26)、拥有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理想改变态度。

(27)、你想是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会离这个目标不会太远。 (28)、不要回避哪怕是一个简单得不好意思的问题,其实它对你很重要,其实它对别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难题。

(29)、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30)、狠抓基础是成功的基础 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 (31)、精神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32)、精神成人,知识成才,态度成全 (33)、无才无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34)、乐学实学,挑战高考;勤勉向上,成就自我。 (35)、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追求! (36)、忘时,忘物,忘我。

(37)、诚实,朴实,踏实。 (38)、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39)、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40)、奋起飞翔,路在脚下。

(41)、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42)、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43)、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 (44)、努力就能成功,坚持确保胜利。

(45)、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我们无愧于心。 (46)、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47)、学练并举,成竹在胸,敢问逐鹿群雄今何在?师生同志,协力攻关,笑看燕赵魁首谁人得; (48)、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49)、高三高考高目标,苦学善学上好学。

(50)、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 (51)、今天多一份拼搏、明天多几份欢笑。

(52)、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53)、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54)、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你是否每天都在努力。 (55)、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56)、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常笑脸,轻松迎高考。

(57)、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学苦思;稳定心态,不馁不弃;全力以赴,夺取胜利。 (58)、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决胜高考是我不懈的追求; (59)、读书改变命运,刻苦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60)、拼搏高考,今生无悔;爬过高三,追求卓越!张扬乐学乐思的个性,坚守不骄不躁的心态。 (61)、不敢高声语, 恐惊读书人。

(62)、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63)、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64)、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65)、激流勇进,乘风踏浪我欲搏击沧海横流;傲视群雄,飞鞭催马吾将痛饮黄龙美酒。

(66)、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 (67)、壮志凌云,十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悔无怨;众志成城,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

(68)、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69)、砺志报亲,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笑书人生,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70)、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71)、意气风发,时光如梭看我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风华正茂,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入眼来。

(72)、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 (73)、意气风发,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志存高远,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74)、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春去春来长风破浪迎高考。 (75)、金榜题名,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师生同心,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

(76)、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培栋梁育英才代代园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77)、功能技成,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路在脚下,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78)、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 (79。

【第10句】: 2024年河北公务员面试在考试之前需要背一些名人名言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适当地引用一些谚语、名人名言、成语典故会突出考生的文化底蕴,通过所引用内容的深度来衬托自己的成熟。如考生不小心说错了话,自我解嘲,他说,的确,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真理往前面走一步,就是谬误”,我刚才显然多走了一步,这样的引用不仅表现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为自己的一时失误找到了理直气壮的解释。

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在进入面试考前要背熟的名人名言。更多详情请登录河北公务员考试网查看全部内容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9290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