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佛言禅-佛语经典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与人相处时,善意的开始必然带来快乐融洽的结果。面带微笑,心存真诚,两人相对视第一个瞬间,必定能传达出发好的信号。

【第2句】:【禅语人生】再多,也要节省。再冷,也要热情。昨天,封存。今天,留着。明天,争取。对的,坚持。错了,放弃。

【第3句】:【佛心禅语】在一段时间我喜欢一段音乐,听一段音乐我怀念一段时光坐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的掌纹那时听着那歌会是怎样的心情?那时的我们是否相遇?是相遇还是错过?还是,没有结局的邂逅?

【第4句】:【禅心佛语】人,要生活,就离不开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你看,有的人身着绫罗绸缎,却自惭形秽,因为他没有内在的美感。也有的人,粗布衣服,自觉心安理得,因为人格高尚,具有内心的美感也。

【第5句】:淡化利欲之心,方能得到一切利欲之心人皆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是要能进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

【第6句】:【佛心禅语】做人不能把安逸看做生活的目的,无聊是人生最大折磨,谁要是觉得自己拥有无限的闲暇日子,说明他离开快乐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第7句】:【禅心佛语】面湖而立,没有什么比触摸自己的心音更动魄的了。谁会等待,谁会如约而至,谁会陪我地老天荒。

【第8句】:【禅心佛语】人生四悔:黑发不学白发悔,健不保养病时悔,富不俭用贫时悔,贵不施恩贱时悔。

【第9句】: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结交朋友难上难,得罪朋友一时间。酒中不语真君子,帐上分明大丈夫。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第10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几个小孩想做大师的学生,大师让他们每天打扫教室。大师好久不来教室后,仅剩一个小孩天天打扫,最终这个小孩被选中。

【第11句】:【禅心佛语】佛陀教导我们获得圣眼与圣耳。这是指能看见和听到贪瞋痴心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能看见或听到其它什么东西。

【第12句】: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则法增长,无有损耗。《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

【第13句】:【禅语人生】知之不行,知而何用。完成了全然的努力后,才能顺其自然的等待开花结果。

【第14句】: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恶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第15句】:【禅语人生】有的人一辈子可能会听到无数的告诫和劝谏,而结果都是收效不大;对于有的人来说,一句话就可以受益终生。

【第16句】:【禅心佛语】什么人最富有?什么人最贫穷?贫穷的人是随时想从别人那里获得,富有的人则是心存感谢,时时想要施与别人。所以,一个人能够感恩、惜福,他就是人生最大的拥有者了。

【第17句】:【经典佛语】只有众生舍弃明师,而没有明师舍弃众生。如果你能完全信任明师,他可以完全引领你直至证悟。学着把自己的身口意交给明师即是一种解脱.

【第18句】:世间事都是相对的,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待人,以光明磊落的心胸任事接物,则人生到处都充满真善美。

【第19句】:【禅心佛语】守的是什么呢?守“成”——过去的成绩、成果、成功、成就。人一旦执着这些荣耀,就会更加保守,更加计较,反倒阻碍了自己的继续前进。

【第20句】:修行并非逃避现实、离开人群,学佛要注重道与理、关心人及事,道理和人事必定要圆融。能以众人为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利益众人,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

【第21句】:【佛心禅语】自我满足。不论是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极大的快乐。知足常乐,才能自得其乐。人心不足,则易悬崖失足。

【第22句】:【心灵禅语】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面对人生的乐观心态。它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仇恨,它能传播心灵的快乐和微笑。宽容胜产幽默,能减少人生的沉重感,让人生充满快乐和幸福。

【第23句】:人对了,世界自然就对了。东西都是一样的东西,人们只是从他们喜欢的人那里买东西。人是东西的灵魂。

【第24句】:见秋毫之末者,不自见其睫;举千钧之重者,不自举其身。(宋)佛眼禅师《禅林宝训》卷二

【第25句】:【禅心佛语】借用官方的这句号召,并不是跟风,也不是比附,这的的确确是汉传佛教未来发展的基本远见,是教界有待达成的基本共识。缺乏这个远见和共识,接踵而来的或许就是潜在危机的现实爆发。

【第26句】:【禅心佛语】所谓的幸福,就像一杯水一样平淡,不易觉察。只有在你失去她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她的珍贵。

【第27句】:【禅心佛语】佛法是很务实的,建立正确的见地,调整态度和方式,不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求知欲,以及获得认同和赞许,我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止息烦恼,获得安乐。

【第28句】:【禅语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佛、菩萨、罗汉是否真的存在?你可能要说,不要迷信了,要有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行。

【第29句】: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30句】:不要告诉我永恒是什么,许多事物在最灿烂的瞬间毁灭,不要告诉我成熟是什么,许多生命在刚开始的瞬间结束。生命用悲伤让你了解什么叫幸福,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

【第31句】:【君子标准】善良;随和;诚信;恭敬;宽厚;勤敏;慈惠;尽孝;博学;高洁;仁义;含蓄;坦荡;明智;谦让;淡泊;迁善;中正。

【第32句】:人生的两端,是生与死,中间几十年或平静如水,或刀光剑影,漫长的博弈中,终有得有失,有苦有乐。

【第33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对人真诚,要有聪颖,而不等于愚痴的善良;对人包容,要有原则,而不等于对他人放纵。

【第34句】: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第35句】:【佛语摘抄精选】若善心教化,虽为别离,亦不得罪;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则是两舌,得罪最深。(《成实论》)

【第36句】:【禅语人生】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第37句】:【禅心佛语】生命没有输赢,只有值不值。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时光前行。

【第38句】:旃檀等诸香,所熏少分限,唯有戒德香,流熏上升天。《杂阿含经》卷三十八,第1073经

【第39句】: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第40句】:我们应该提起勇气,勇敢面对无常的生与死、顺与逆、乐与苦,因为这些事实随时都会来临,不管人愿意或不愿意、欢迎或不欢迎。“烦恼”徒令人度日如年,若能坦然接受就会过得更轻安、更自在。

【第41句】:人的生命,要永远保持像春天一样,不断涌出生命力,不断发挥它的功能,才是活着的人生!

【第42句】:【禅语人生】在现实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辉煌。思想的广度与学识的深度决定事业的宽度。

【第43句】:【禅语人生】养牛的人,放牛吃草,并不放松看守牛群的行踪,而注意其所在。人的心,更应随时守之不致迷失行踪。

【第44句】:【禅心佛语】人生的成败得失只在一念间,我们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抱定一颗平常心,以豁然之态待人处事,人生自然轻松自在。

【第45句】:【禅心佛语】如果觉得生活是一种刁难,一开始就输了。如果觉得刁难是一种雕刻,迟早都会赢的。

【第46句】: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辐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十

【第47句】:【禅心佛语】看人要看心,正如佛陀所说,外表的肮脏容易洗净,内心的肮脏才难于改善。要做个内心纯净的人,扫除心灵的污秽,因为,内心的洁净要比外在的干净更重要。内心的洁净才是真正的洁净。

【第48句】:【禅语人生】知足者常乐。知足者经常有满足感,经常有快乐感。渴求是贪的表现,我们的心老在渴求中,希望得到这个,希望得到那个,总在焦虑中,总在渴求中,总在痛苦中。有求皆苦,无求自乐。

【第49句】:【禅语人生】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另心空荡荡,无一尘可染;这是我们世间最大的财富,念佛的人若不能见到这样,也是悲哀。

【第50句】:怕什么就会想到什么,信什么就会听到什么,让我们恐惧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内心。

【第51句】:须知国破家无寄,岂有舟沉橹独浮。学问多深不满足,过失再小别疏忽。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要想人前显富贵,须在人后遭活罪。

【第52句】:【禅心佛语】若闻苦恼悲伤事,必要观想:若闻苦声,当愿众生,离苦得乐,业障消除;若见病人,当愿众生,离苦得乐,业障消除;若见意外死亡,见亡者,当愿众生,离苦得乐,业障消除。

【第53句】:【禅心佛语】佛法的因果讲三世,以过去生种的因,导致现在生的结果;现在生种的因,招感未来生的结果。

【第54句】:佛教微博经典: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颗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说:随缘放下,心安是家。

【第55句】:【禅心佛语】生命总是欲失欲得,有失有得。怕死,就去生吧;厌生,就去超越死亡吧。看到大河的人,不会在意脚前的石砾。

【第56句】:修行之人要给自己树立愿景,才能踏踏实实身体力行。我们在生活中也应给自己设定目标,并遵循这一目标行动,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轻易犹豫动摇。

【第57句】:【禅心佛语】佛说:别人的伤害如果是满满一杯的苦水,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是一种福分。

【第58句】:【禅心佛语】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人能贬低我们。如果我们坚强,逆境就没有什么不良影响能够打败我们。

【第59句】:待人处世中,谁都不愿意与小人打交道,他们人品差、气量小,时刻盯着自己的利益,为此甚至不惜损人利己、落井下石,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在背后给你一刀。

【第60句】:【禅心佛语】陶器用泥和水和成,最后仍要归于碎片。生命亦正如陶器,故知无常乃是人生的常理。

【第61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一,奉钵品

【第62句】:【禅心佛语】人活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在可怜;三者全无,生不如死。

【第63句】:【禅语人生】心的真正本质就仅仅是我们当下本来的状态,它是我们无所造作的自然状态。我们太习惯于将概念强加于事物之上的造作生活,以至于回归到我们自身的本来状态变得很困难。

【第64句】:信能渡渊——只要有信心,即使大河也可以设法渡过;反之,即使近在咫尺,也无法到达。

【第65句】:心净指我们每个人的心性,我们每个人的心性净了,每个人的佛土清净了,那么国土就能清净了。

【第66句】:【禅心佛语】佛教的中观见认为,只有通过观修“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才能亲证解脱之道。

【第67句】:【禅语人生】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念人恶,不扬人错。能过就是生活,能走就是道路。莫嫌路颠簸,世界本曲折。

【第68句】:让你烦恼的人,是来帮你的;让你痛苦的人,是来渡你的;让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贵人;让你讨厌的人,是助你成长的;因为,凡是你所抗拒的事物,其实都是你自己的侧面,是另一个你自己。

【第69句】:目前社会风气紊乱,众生在富足的物欲下,养成奢靡的习性;慈济志业就是要净化人心,将奢靡转化为朴实,辅导人们善加运用时间做有意义的工作;如此,一来可以改善社会风气,二来可以增进家庭幸福。

【第70句】:【禅心佛语】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的态度。一个在恶劣环境面前坚不可摧的人,必然会激流勇进;而一个生活在良好境遇中的人,如果能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自然会勇立潮头。

【第71句】:【禅心佛语】人生就是一场未知目的地的旅行,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见怎样的未来。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只是一味的狂奔,却忘记了旅行的意义。

【第72句】: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我们可要经得起各种物欲的考验,坚守正义,守持清心寡欲,最终能够避开灾祸,迎来吉运。

【第73句】:【禅语人生】修道,你有什么思想,就会有什么鬼。所谓鬼就是一股阴气,你有什么不好的思想,阴气就来了。你要是一改变你的思想,阳光就照进来,就有智慧了。

【第74句】:【佛说放下的禅语】·佛光菜根谭·不识贤愚是眼浊,不读诗书是口浊;不纳忠言是耳浊,不容他人是量浊;不通古今是识浊,常怀叛逆是心浊。

【第75句】:佛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第76句】:有情众生,累在一个“情”字,天若有情天亦老。就让我们斩绝一切情思,呆呆地念佛吧,“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何其轻松自在。

【第77句】:“沐浴身上的灰尘,不如洗掉心灵的污垢。”心净则万物净,有一颗清净的心很难,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更难。

【第78句】:真正的修行不是逃离,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对,全然的接受,接受此刻正在经历的一切好与坏。唯有当我们真正完全接受时,我们才明白一切的好与坏都只是自己的分别。

【第79句】:【佛心禅语】不被常识所局限而形成常识的俘虏。因此,他是“自由”的。自由往往必须打破常识的束缚。禅是彻底的自由,根本无须拘泥于坐或不坐的形式问题。能够合乎自由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第80句】:数数家中三件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打架不记仇。甜不过少年夫妻,苦不过鳏寡老人。万两黄金不易得,知心一个更难求。唯觉宦情薄如冰,不知人事有山高。

【第81句】:【禅心佛语】吾本空手来,必将空手去。万物虽存在,只在一瞬间。若能瞬间悟,方可见永恒。

【第82句】:【禅心佛语】将过去抱的太紧,就会腾不出手来拥抱现在。与其伤心回忆,不如微笑遗忘。浮生若梦,浮尘如空,为欢几何,百转千折。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第83句】:【禅语人生】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第84句】:因此生彼,若无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灭者,彼便灭也。所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无明灭,则行便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中阿含经》卷十一,《频婆娑罗王迎佛经》

【第85句】:【禅语人生】这位风水大师感到很愤恨,他认为是这家主人故意刁难他。但因为实在口渴得厉害,他只能忍气吞声,一边吹散米糠,一吹冷水温,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水。

【第86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的人谋划能力超强,却缺乏执行力;有的人执行力很好,却不善于谋划。如果上述两种人能够通力合作,就可扬长避短,做成大事。

【第87句】:“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

【第88句】:取诸学道以来所得福德,皆集聚合会,以持好心,施与天下十方人民、父母、狷飞蠕动之类。《舍利弗悔过经》

【第89句】:【禅心佛语】将自己陷于罪恶中的是常人;为自己的罪过烦忧的是圣贤;夸耀自己罪过的是魔鬼。

【第90句】: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宽容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懂得了宽容自己。

【第91句】:【禅心佛语】容忍:花生在被人遗弃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生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第92句】:活在当下,并非不回忆过去,不展望未来,而是专注于每一件事,用全部心思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现在都会引导未来,所以,失去了此刻,就相当于失去了未来;把握此时,才能创造出好的未来。

【第93句】:生命的获得,是一种偶然的因缘聚会,由不得自己;生活的好坏,却在于一个人内心的取合,全凭自己做主。

【第94句】: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它必将令你忆起智慧,生命的丰盈在于心的慈悲,而它的美好缘于一颗平常心。不必雕琢,踏踏实实做事,简简单单做人。

【第95句】:精进:当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一个懂得事事都应该认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

【第96句】:【佛心禅语】“业”不仅指我们前世所造的业,现今我们正在造。我们只是很愚痴的等待命运,这样是不行的。我们现在每天身、口、意上都在造作业力、播种子,所以我们当下就要行善。

【第97句】:“步步踏着”,这四个字平实淡然,却有着重大的意义。人走路时都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的,脚下踩得很实在,心无二念,才是修行之道。

【第98句】:【禅心佛语】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第99句】:【禅语人生】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18511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