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班主任工作体会:飞鸿巧架连心桥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班主任工作体会:飞鸿巧架连心桥

现代社会人们情感的传递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化的方式早已为人们所熟练运用,而我们传统的表达情感方式——书信却日益被人们冷落。如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虽然和学生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打电话、家访、座谈等,但是,最为传统的书信还是师生表达心声的好方式,它可以巧妙地为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

记得2001年,我才在无中当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一名叫李云云的女生,她长得很秀气,老师和同学们对她印象都很好,而且,父母对她期望也很高,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了她和班上一名陈姓男同学之间有早恋现象。一开始我也是打电话给家长共同做工作,也多次将她喊到办公室找她谈心,可是收效甚微,表面上她是答应了,可是暗地里还与这名男生来往。这可怎么办?看来,我和家长对她教育并没有深入其心。我感到自己就像一技穷的黔驴,束手无策。困惑之中,大脑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念头,我何不写封信给她,因为平时面对面谈话,情感、语气、氛围把握不好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易于被学生接受。书信正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因为用书信方式,班主任可以站在学生知心朋友的位置,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把老师的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它可以让学生随时都可以拿着信,感觉到老师时时在跟她交谈。于是我写了一封信给她。

《致李云云同学的一封信》(节选)

李云云同学:

你好!

×××××

你们现在正处于花季的年龄里,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阶段,少男少女之间彼此的好感是很正常的,也是很纯洁的,因为它和成人之间的爱情有很大区别,它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作为老师、家长,我们都会尊重你们的这种情感,然而,你们是否想过,你们现在还小,两颗稚嫩的心灵产生爱的火花时,可能要被早来的爱火烤焦。你们能来到这所省重点中学读书,背负着多少亲人的希望,寄托着自己多少的人生梦想。记得你们刚进入高一的时候就把三年后高考当成一座大山,那么在登山的过程中,并不是一路坦途,这其中,还有多少坎坷,诱惑在等待着你们,如果因为一时贪恋这路上虚幻的风景,你们在三年后怎能爬上这座大山,怎么

能看到大山后面那美丽的风景……

章老师

2001年11月

当我把这封信交给女孩之后,女孩也回了一封信给我:

章老师:你好!

当我沉醉于自己编织的梦幻情网时,你和爸爸妈妈对我的教育我当作耳边风,这些天我常常躲在房间里看你的信,你真挚的情感,让人警醒的话语一次一次地敲击着我的心灵……

是的,书信可以说是无声录音带,它可以传递心声,保存心声,学生什么时候想“听”,便可以看看书信,老师赤诚的心便会在眼前跳动,激人奋发。后来李云云同学果断地放弃了这份情感,专心学习,于2004年顺利考入xx大学。由此可见,在我们平常的教育过程中,当其它方法效果不好时,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使用书信,把爱和尊重传递给学生。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

因为书信可以架设师生之间的心桥,这些年来,我也经常使用,一场考试之后,可以让同学们给我或给家长写信,谈谈自己对于学习、生活的认识。我也会回信给他们,对取得进步的同学加以表扬,对暂时存在困难的同学加以鼓励和帮助,多则六七百字,少则二三行。然而,不要小看这些书信,它往往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在学生前行的路上,不仅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信任,更明确了他们前行的方向,坚定了他们的信念。在2024年6月8日晚上,想起了刚刚结束的高考,想起了我曾经的高考,想起了和以前的学生一起走过的高考,想起了我和现在这个班级即将参加的2024年高考。酸甜苦辣的感受一齐涌上我的心头,少年不识愁滋味,当时,我班这些高二的学生对于高考还没有透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为自己的高三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会导致他们对高三认识偏差,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在高三的学习。为了激励他们,当晚我写了一封信给全班同学。

班主任工作体会:飞鸿巧架连心桥

《致全班同学》——神圣的战争之印象高考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

2024年6月2日,我为高三(19)班学生进行高考复习最后一讲。开讲之前我放了我很喜欢的音乐《神圣的战争》,在舒缓激昂而又悲壮的旋律中,带着我对高考学子的深深祝福,我开始了为他们最后的讲课。

2024年6月8日

17时,在倾盆的大雨中,一年一度的高考降下了帷幕,和以往的高考一样,它对于中国人来说都

是非常神圣的,上到国家的主流媒体,下到黎民百姓街头巷尾的议论都在关注着这场考试。它毫无疑问的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国考。

作为一名一直与高考打交道的教师,我和高考的缘分可追溯到十多年前。十多年前我自己参加了高考,这些年来我又一直和学生见证了高考。回首逝去的岁月,多少荣耀、耻辱,多少喜悦、凄凉都与高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记得十多年前我参加高考,那时还是在7月。三天正当伏天,天气异常炎热,内心也无比惶恐。7月7日第一场开考前,火热的太阳就像一块烫红的铁饼悬挂在空中,明晃晃的阳光刺得眼睛都睁不开,我独自拿着考试用具忐忑地走向考场,一路上看到很多考生,或气宇轩昂,或目光如炬,或自信满怀,或激情飞扬……一想到自己,浑身打了个冷战,老师常说高考要有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的勇气。一想到这,感到一丝茫然。

岁月如水,静流无声,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说,高考已成为一段遥远的记忆,已成为省重点中学老师的我常常会想一个问题,如果我那时没有拿下这场战争,现在我会在那里,又在干什么。可能儿时的邻居、玩伴的生活给了我一个鲜明的答案。可能在辛苦地四处漂泊。我能像今天这样安静的享受生活、工作吗?我还能像今天拥有满天下的桃李吗?至今想起,我只想对高考说声“谢谢”。

风过无痕,湖面上却留下阵阵涟漪;曲过无迹,思绪却留下岁月沧桑的回忆。听着岁月那亘古的歌,我们继续一路前行。今天当我和老师们带着一批批学子奔赴高考的战场,作为他们的老师除了默默的奉献,真诚的祝福,更有无言的感动。为这些饱受十二年寒窗苦的孩子们,为寄托无限希望的家长们。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是沧桑巨变,日新月异,然而高考神圣依然。在我们这所省内一流的重点高中,我们的学子为了高考可以说是磨利剑,争朝夕,迎朝阳,披风霜。将青春的豪情和汗水挥洒在这一片知识的沃土中。为了高考他们牺牲了太多,与亲人含泪的挥手,与青春丰富多彩的生活

告别。他们每天十多个小时埋首于书山题海,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一个目标——高考。拥有考生的家庭,大到父母的事业,小到家庭的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们辛苦的考生。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放弃了自己如日中天的事业,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读书而夫妻离别,忍受着相思之苦

,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而舍弃了自己的爱好……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安心高考,从而能够为孩子找到一个美好的前程。记得2007年高考前夕,我班鲁涌同学的母亲在5月30日去世,还有一星期就要高考了,他的父亲在电话里哽咽的对我说“为了孩子的高考,整个家族都对孩子封锁这一不幸的消息,他妈妈临走前抓住我的手说 ‘千万不能让孩子知道,一定要让他安心的参加高考’。家里没有搞任何殡葬仪式,他们把痛苦深埋在内心,将孩子的母亲的遗体放在殡仪馆的冷柜里,准备孩子高考一结束给孩子见上一面就火化掉”。当时听了这位父亲的话我也几近哽咽,为这比苍天还要博大的爱,这比大海还要深的嘱托,为这凝聚了国人所有情感和希望的大考。这位同学在7日临上考场之前打电话给我,说他昨晚整夜都没有睡着。他说好几天都没有妈^*的消息了,他好想妈妈,妈妈在高考时怎么一个电话都没有。听到这些话我一时无语,任泪水悄悄滑落。俗话说:母子连心。妈妈虽然此时和儿子已阴阳相隔,然而,她的灵魂却在遥远的天际对儿子发出深情的呼唤和殷殷的祝福……

这就是我们的高考,它既有着我们青涩的回忆,更有着我们为梦想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君不见高考这几天无论是毒辣的骄阳下,还是滂沱的大雨中,考区的门口都会聚集着无数的家长,他们正在谈论着自己的孩子,谈论着正在进行的高考……

章志阳

2024年6月8日晚于无为中学

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想起了当年父母勒紧裤腰带供我参加的高考,想起自己和昔日的学生一起走过的高考,心湖一时难以平静,我就是想通过书信的形式让我的学生们在骨子里去认识高考,要明确地认识到他们在高三应该做什么,为何而做,怎么做。

老师的书信教育除了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人生目标之外,书信教育还能让学生即使毕业了也会时常点燃往日的校园情怀,牵挂着老师,牵挂着母校。2007年5月下旬,在所带的班级即将参加高考之际,一想到三年来和同学们相处的时光,心中真是有几分不舍,带着这份牵挂与祝福,我写了一封信给全班同学,并以此作为他们毕业纪念册的序。

班主任工作体会:飞鸿巧架连心桥

《致(五)班同学一封信》——五月絮语(节选)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日历一天天的翻动着,不觉已经翻到了五月,很多时候拿起笔总

有一股冲动,想在你们毕业时为你们写些什么。可拿起笔,一想到高考,一想到离别,升学的压力,离别的酸楚、不舍……萦绕在我的心头。然而,六月的脚步已咚咚而来,离别,这首永恒的歌不能不让我们唱起了。

三年来,我们朝夕相处,共同品味校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千多个日子里,我们一同沐浴着阳光,一起经历着风雨。记得高一我们参加校运动会时打着横幅,豪迈地走过主席台。当运动会的奖旗与我班擦肩而过时,同学们的懊恼、遗憾写在脸上,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在心里。当你们考试取得好成绩时我们共同分享,失败时我们相互鼓励。在联欢会上,我们师生纵情高歌,从高一时王奔扯不上来的《青藏高原》到高三时生物老师激情四溢的《当》,同学情、师生谊得到了充分演绎。同学们,当你们为生物老师和声合唱时,青春激荡在脸上,热情飞扬在空中,那一刻我多想时光老人能停下匆匆的脚步,让这美好的一切一切凝固。

还记得无中八十周年校庆吗?激越的校歌与锦簇的花团让我们师生共同感受了母校八十年的沧桑与辉煌。

还记得高二时的端午早餐会吗?还记得我为你们买的绿豆糕的滋味吗?

还记得了高三停电的夜晚,大家合唱的那首《青春纪念册》吗?悠悠的情丝,青春的张力像一盏明灯点亮了同学们纯净的内心,也仿佛把我带到青春飞扬的高中时代。

还记得……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三年来,我们时常被高考的压力所困扰。然而如果让我回首这三年的生活,我最愿意回望的还是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无论在何时,我愿意记住你们每张青春而灿烂的笑脸。还有那阳光普照、书声朗朗的清晨,寒冬酷暑中你们灯下苦读的夜晚……,只因为这一切都那将变成遥不可及的从前。所有的日子都化作记忆的碎片飘散在风中。在即将离别之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怀念是人生永远的炊烟,在今后的人生岁月里,它永远都是飘荡在我们心灵的春天。

岁月如流,往事悠悠。在离别的时刻,很多人和事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真的要感谢上苍让我在无中和你们——一群富有爱心、聪明、睿智、优秀的无为学子相遇,感谢上苍让前程似锦的你们带给老师无悔于今生的回忆。今天,已不再年轻的我在无中挥手告别青春年少的你们。想到你们美好的人生之船在无中起航,老师在感伤之中更有一丝欣慰。明天,我多么希望身在五湖四海,事业有成的你们荣归母校看看可能双鬓斑白,背影不再

挺拔的老师们,送上一句真挚而热切地问候。挥手之际,告诉我,你们会吗?

五月的鲜花开满了校园,也开满了淡淡的离愁,空气中弥漫的花香是如此凝重而悠远。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怕说离别,但我们终究要离别。今天,让我们在无中挥手告别,互道一声:“珍重”。若干年后,同学们是否还会记得母校桃李亭前深情凝望你们的“大家”?是否还记得绿树环抱的静穆塔园?是否还记得照亮夜空的教学楼灯光?是否还记得操场上空飘扬的国旗?是否还记得体育场上你们留下的足迹? ……走笔于此,情犹难尽。但愿你们无中的情怀不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

最后,让我和全班老师把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真挚的祝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衷心地祝愿(五)班的学子能挂云帆,济沧海。永远向前!

章志阳

2007年5月20日于无中

如今又是三年了,每每读到这些文字,以前学生的音容笑貌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更为挂念。同学们如今已经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每每读到我的这封信,我想他们的心情也是难以平静的。前不久,学校搞教育故事征文活动,伍群群同学写了一篇《记忆中的传唱》,其中写到

“现在在大学每次看到高中毕业时你写给我们的信,我眼中隐忍的泪水总会湿了眼角。在发如雪的流年,我们的青春,苍老了谁的容颜?在我们感悟了您的智慧,奔向远方时,却留给了您孤独的依偎。您笑容背后的沧桑,您的辛苦,我们会懂”。其实,老师在读到这些文字时,泪水也会常常浸润眼角。

刘萍校长在班主任会上常说“在无中当班主任又苦又累,所获得的物质报酬远远比不上我们的付出,然而,一个班主任最大的收获来自于精神。” 是啊!在无中工作已有10个年头了,班主任工作虽然很苦很累,压力也很大,但在闲暇之余,总喜欢回味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光,让我感受到这人世间美好的师生之情,飞鸿传递的真情激励着我们师生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校园时光,也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收获,它在我们师生的心湖之中巧架一座心桥,陪伴着我们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1263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