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劳动合同vs劳务合同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劳动合同:(对外责任)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后,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劳动者是以用人单位的名义进行工作,在此过程中,如若是因劳动者的过错导致产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那么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是责任主体。

(相互责任)通过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后,若出现不履行或者非法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形,当事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而且还要承担行政责任,如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等民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罚款等行政处罚。

劳务合同:(对外责任)劳务关系中,一般由提供劳务的一方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相互责任)司法实践中基于劳务合同产生劳务纠纷时,当事人之间违反劳务合同的约定,可能会产生的一般是违约和侵权等民事责任,无行政责任。

4.法律干预程度不同

劳动合同: 通过订立劳动合同产生劳动关系后,主体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故为了更好的保护弱势一方即劳动者合法权益,我国《劳动合同法》以强制性法律规范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各项义务,如各类保险金的缴纳、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强制性义务,因此法律干预程度较高。

劳务合同:由于劳务关系主要是由民法进行调整的平等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故以私法自治为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只要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是可以基于合同自由原则进行充分协商的,因此受法律干预程度较低。

5.伤亡事故后果处理不同

劳动合同:主体间通过订立劳动合同产生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时,只要不是劳动者的故意行为造成的伤害,即使是劳动者过失违章行为所致的,都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事故的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原则,即使用人单位没有过错,仍然应当对遭受工伤的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劳务合同:提供劳务者在提供劳务的过程中遭受人身损害的,一般只能按照《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编有关规定由过错方来承担赔偿责任,即过错责任原则。即损害事故的发生,全部是由提供劳务者的过错(故意和过失)产生的,由提供劳务者自己承担责任;劳务关系主体双方对事故的发生都有过错的,则由双方按照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事故的发生没有过错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个人劳务关系中发生侵权行为时,侵权责任的承担可依照《民法典》第1192条之规定确定。

6.纠纷解决途径不同

劳动合同:因劳动合同产生纠纷适用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未经仲裁不得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务合同:劳务合同属民事合同的一种,由民法及合同法调整,如因此发生纠纷,无须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可直接起诉至人民法院。

7.法律保护时效不同

劳动合同:因劳动关系的保护时效一般为一年,故因劳动合同产生纠纷应当在一年时效期间内向劳动仲裁委提请仲裁。

如对劳动仲裁委做出的裁决不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继续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维权。

劳务合同:因劳务关系作为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其保护时效为三年。故因劳务合同发生纠纷应当在三年时效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维权。

合同范本 点击查看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定义_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区别_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区别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区别_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区别_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定义

6936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