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央视频2024排名榜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借票子做衣裳穿——浑身是债

【第2句】:大舅种地心不在焉,只应付一下了事,一年到头还解决不了温饱。大伯规劝他说:“你呀,不能再懒下去了,要知道,人骗地皮,地皮骗肚皮呀!”(湖南·衡阳)

【第3句】:自行车胎拔气门嘴——松了气

【第4句】:河水不犯井水——各干各的

【第5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谚)培植树木,需要十年工夫;培养人才,需要百年时间。指人才的培养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也作“十年树材,百年树人”。

【第6句】:【白狗偷吃,黑狗遭殃】释义:比喻惩罚错了对象,冤枉了好人。例句:警卫员不高兴地瞧了小伙子一眼:“白狗偷吃,黑狗遭殃,碰上你算倒霉透了。”

【第7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释义:癞蛤蟆,极丑陋;天鹅,极美好。比喻美丑悬殊,不相配。再说癞蛤蟆跳不高,根本吃不上天鹅肉。也比喻空想,痴心妄想。例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账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第8句】:【水清无鱼,人清无朋】释义:水过于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苛察了,就没有人与他交往。例句:在今天,“清如水”是做不到的。“水清无鱼,人清无朋。”不但无朋,而且会四面树敌,使你连正常的工作也干不下去。

【第9句】:【饱暖生闲事,饥寒发盗心】释义:生活富裕就会发生不正当的事,饥寒交迫就会产生盗窃的想法。例句:日间与人讲拳论棒,甚是有兴;夜来孤身自眠,未免有些寂寞。正是:饱暖生闲事,饥寒发盗心。

【第10句】:【银样蜡枪头】释义:比喻中看不中用。例句:便都笑那些老爷们、大哥们平日作威作福,横行霸道,如今也不过虎头蛇尾,银样蜡枪头,奈他们不何。

【第11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释义:比喻只要诚心诚意去做,就一定会克服困难,达到目的。也比喻对人真诚,能产生极大的感动力。例句:这是个父母不肯许的。又有一个父母许了又悔的,也弄得死了活转来。一念坚贞,终成夫妇。留下一段佳话,名日《秋千会记》。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12句】:【韭菜地——割了一茬起一茬】(歇)比喻一班人马失败了又有另一班挺身而出。

【第13句】:【说的有心,听的有意】(惯)指说话的人有意要表达某种意思,而听的人也明白其含意。 也作“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第14句】:【富不教学,穷不读书】(谚)指富人不愿教学,因为教学清苦、劳神;穷人不去读书,因为读书费钱财、费时间,穷人承受不起。 也作“穷不读书,富不教学”。

【第15句】:【猪多肉贱】(谚)养猪的人家多了,肉就卖不上价。比喻具有某一方面专长的人多了,供大于求,人才就会贬值。

【第16句】:吃进狼嘴的羊肉——吐不出来

【第17句】:【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活着,就不能停止学习。强调学习 的重要。此句后面还可接:还有三件学不到。古语:学而不 已,阖棺乃止(见《韩诗外传》)。老舍《茶馆》:“要不怎么说,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呢!我还得多学!”

【第18句】:【井水不犯河水】“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井水不犯河水”源自我国先民的居住环境。我国古代先民最早是生活在河水旁边,因此,长江、黄河孕育了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临河而居,汲水方便,而且河谷地区土壤相对肥沃。先民以游牧为主,生活地点基本上是因气候或自然环境而定的,所以经常迁徙。井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伟大深远的影响。有了井之后,先民摆脱了依赖自然气候的制约,以往仅仅居住在河谷,现在基本可以居住在任何地方了。而且有了井水,人们逐渐聚居在一起,可能出现城镇,以至于出现大的城市。由传统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变为农耕生活,社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部落继续崇尚游牧生活,没有发展农耕,不打井,继续逐水草而暂居。因此,有的历史学者认为“河水”其实代指的就是游牧民族,是依赖于部落之间酋长的联盟制度建立王朝的。而“井水”则代表的是定居,是农耕文明。历史上游牧的少数民族经常侵扰中原的农耕民族,所以中国古代王朝一直边患不断。而以“井水”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则基本上不会主动侵扰“河水”为代表的游牧民族,所以,有“井水不犯河水”一说。

【第19句】:【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惯)三界:佛教用语,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原指超然于尘世之外,得道成仙;后指出家修行的人不问世俗之事,脱离世俗羁绊;现在多指人超脱于社会生活之外。 也作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20句】:【人冷先冷腿,狗冷先冷嘴】(谚)天冷时,人是先从腿上感觉到的,狗是先从嘴上感觉到的。指天冷防寒,人要首先注意腿脚的保暖。

【第21句】:【一人向隅,满座不欢】某一人闷闷不乐,影响众人情绪。 清代《儿女英雄传》:“久之,那些同寅,也觉得他一人向隅, 满座不欢,渐渐的就有些声气不通起来。”

【第22句】: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第23句】:拖拉机转弯——卷土重来

【第24句】:【哪边炕热往哪边挤】(惯)指人钻营取巧,哪儿有好处就往哪儿钻。

【第25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谚)想要让人不知道,只有自己不去做。指凡事只要自己做了,特别是丑恶的事,就没有办法瞒住人。 也作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第26句】:【老将出马,一个顶俩】释义:年纪大,有经验,办事得力,起作用大。例句:“那一定。咱们身板硬朗的老头也算数。”赐福老头吐了一口浓烟,拍着胸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第27句】:【棒打鸳鸯两分离】释义:比喻夫妻或情人被拆散。“离”又作“开”。例句:严志和喑喜,说:“许着,咱得给他们帮点劲,别学了运涛和春兰那个,棒打鸳鸯两分离!”

【第28句】:【黑煞神撞着个霹雳鬼】(惯)黑煞神:凶神。比喻厉害的人碰到了一起。

【第29句】:【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释义:挺尸:比喻睡觉。指饭后睡一觉。才能保养身体。例句:沙僧笑道:“二哥忒没修养。这气饱饫,如何睡觉?”八戒道:“你那里知,俗语云:‘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哩!”

【第30句】:【无风不起浪】(谚)水面上无风就不会翻起浪。比喻事情的发生总有它的根由,有了前因才会有后果。 也作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无风不起浪,无缝不生蛆。

【第31句】:【脱帽礼】“脱帽礼”多在隆重、庄严的场合下使用,如升旗、聆听尊者讲活(讲课)或悼念亡者。这一礼节源自欧洲。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战火不断,作战时与敌短兵相接,肉搏而战,头部容易受到袭击,因而不得不戴上笨重的头盔。士兵们到达安全地带就脱下头盔以减轻负担;同时,到别人家里去,来者为了表示自己不是敌人,就首先把头盔掀开,露出自己的面孔。这种习惯发展到近代,就成了脱帽礼。

【第32句】:【头发长,见识短】指妇女缺少见识。刘绍棠《蒲柳人家》: “何大学问赶马回来,一见老秀才走了,很觉得过意不去,埋 怨一丈青大娘头发长,见识短。”

【第33句】:趴在屋顶上瞧人——把人看矮了

【第34句】:扭着脖子想问题——尽是歪道理

【第35句】:【吐口唾沫是个钉儿】(惯)比喻守信用,说话算数。也形容人霸道,说出话来别人必须照办。 也作吐口唾沫都是钉。 吐唾沫落地是钉。 一口唾沫一个钉。

【第36句】:【诫无垢,思无辱】(谚)诫:对言行的警戒。垢:通“诟”,受辱。指人经常警戒自己的言行,遇事深思熟虑,自然就会避免灾祸与羞辱。

【第37句】:小洋妈炒菜时总是拎着水瓢站在灶台旁,随时准备添水。小洋说:“妈,人家炒菜拿锅铲儿,您却拎水瓢。“‘嗨,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小洋妈笑着回答。(河南·南阳)

【第38句】:【龙的传人】“龙”一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也常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这源于中华民族对共同的图腾神——龙的崇拜。当然,龙也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是根据古代神话中的蛇的图腾演化而来。 “龙的传人”还有考古文物为证。在山东嘉祥县武氏墓群出土的刻制于东汉时期的石刻中,有“历代帝王”画像,唯有伏羲形象奇异,人头人身而龙尾,仿佛由龙转化而成一且与女娲氏画在一起。而女娲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而龙是根据蛇的图腾演化而来的。传说伏羲和女娲成婚而生人类,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当然是龙的子孙,故而称作“龙的传人”。

【第39句】:稻谷场上,曹大宽让女儿小焕找来笔墨要在袋上写个“宽”字,免得与别家的混了。结果,小焕把“宽”字多添了个草字头,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这时,她的大嫂走过来说:“这是小焕写的吗?唉哟,先生死早了。”(安徽·凤阳)

【第40句】:三更半夜出世——亥时人(害死人)

【第41句】:头皮上擦火柴——划不着

【第42句】:【 小孩嘴里无假话】小孩天真不会作假,说话能够反映真 实情况。或说:小孩嘴里讨实话。清代《三侠五义》:“什么 缘故呢?俗话说的好,小孩嘴里讨实话。”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说的都是假话。《敌后武工 队》:“这叫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刘太生笑着指指报 纸。”

【第43句】:钻井出油——全靠压力

【第44句】:老鼠蹲粮仓——吃住不愁

【第45句】:【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人需要激励。明代《古今小 说》:“自古道: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马周只为吃酒上 受刺史责辱不过,叹口气出门,到一个去处,遇了一人提携, 直做到吏部尚书地位,此是后话。”

【第46句】:【闺女】“闺女”指未婚女子,也指女儿。其来源与古代女子居住的地方有关。未婚女儿的住处称作“闺阁”。原来,古代住宅,在大门与堂室之间,还有一个小门,叫做“闺”,相当于后来的二门。《公羊传》宣公六年写晋灵公派人刺杀赵盾的情况:“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士人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门:守大门);人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闚其户,(盾)方食鱼飧。”这段描述准确地勾勒出了勇士经过的路线:大门——闺——堂。闺门以内即主人起居之处,因此,后来称内宅为闺。枚乘《七发》日:“今夫贵人之子,必官居而闺处。”后来才引申为女子的住处。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闺塾》:“……闺门内许多风雅。”《宋史·涂端友妻传》日:“吾闻贞女不出闺阁。” 古人没有满足于将女人的居室称为闺阁、闺房,而进一步将不少有美女人的称谓与闺挂上了钩:称女儿为闺女,称富贵人家的女儿为闺秀,妇女品德高尚的叫闺范,京剧中演少女的演员叫“闺门旦”等。女儿出嫁叫“出阁”,不出闺阁的女子(未婚女子)当然就叫“闺女”。

【第47句】:【独头蒜——没瓣】(歇)独头蒜:指没分成瓣状的蒜头。瓣:谐“伴”。指未成家,单身。

【第48句】:【人各有志,不可相强】(谚)人的志趣各自不同,不可勉强别人服从自己。指要尊重别人,承认志趣的个性化。 也作人各有志,相强无益。 人各有志,岂能勉强。 人各有志莫强求。

【第49句】:【月有阴睛圆缺,人有生死离别】释义:借指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例句:关于死的信息,自他过了五十个生日后,这种阴影就不时袭上心来,他并不害怕,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死离别,这是自然规律,一代君王都可以长眠,何况山野之人?

【第50句】:妈妈给哥哥买了一条裤子,我一看嚷嚷着也要妈妈给我买一条。妈妈说:“人家打锣,你跟着拍镲,净凑热闹。”(海南·万宁)

【第51句】:【从来好事多风险,自古瓜儿苦后甜】释义:美好的事总要经历许多风险。例句:有句俗话说,“从来好事多风险,自古瓜儿苦后甜”,辛镇也不是避风谷,田家凤投入了另一个斗争的旋涡。

【第52句】:【士为知己者死】此语的意思是好男儿可以替知己的朋友去死,可用它形容人品刚直无私;也可形容为人有侠肝义胆,勇于为朋友赴汤蹈火,即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此典出自《说苑·复恩》,讲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来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与管仲是好朋友,鲍叔牙死的时候管仲扎上衣襟,失声痛哭,泪如雨下。侍从问道:“他不是你的父亲,也不是你的儿子,您这样伤心或许有什么原因吧?”管仲说:“这不是你们所能理解的。我曾与鲍叔牙到南阳(齐国的城邑,在今山东邹县)做生意,那时我在市场上多次受到羞辱,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怯懦,却说我将有扬名于世的时候。鲍叔牙曾与我一起游说君主,但君主不愿接纳我,而鲍叔牙也不认为我无能,却说是因为我没有遇到英明君主。鲍叔牙曾与我分取钱财,我自己经常多拿一份,鲍叔牙也不认为我贪心,而是知道因为我经济拮据。生养我的是父母,理解我的是鲍叔牙。士为知己者死,何况为他尽哀呢?” 为此,人们总结出一个成语“鲍管之交”,成为后世结交的榜样。

【第53句】:小辉总是贫嘴,这次把人家惹恼了,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哭哭啼啼回到家中。妈妈见状又恼又疼:“我的小祖宗哟,你这是怎么啦?准是蚊子挨打——又吃了嘴的亏。少说点,人家会把你当哑巴卖了吗?”(江西·南昌)

【第54句】:妈妈和爸爸两人相处得很好,从来不当着我的面吵架。有一天爸爸把菜烧焦了,妈妈很着急,当着我的面又不好意思吵爸爸,就瞪大两只眼睛看着爸爸。爸爸也不着急,笑着对我说:“看,你妈妈又想让我吃两个大鸡蛋了。”爸爸这么一说,把妈妈逗乐了。(河南·安阳)

【第55句】:花果山上的猴子——活蹦乱跳

【第56句】:【犯口舌】(惯)指双方争吵或辩论。

【第57句】:【空棺材出丧——木中无人】(歇)木:棺木,谐“目”。指人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常含责骂意。

【第58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为公,没有私心。宋代范仲淹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犁《风 云初记》:“既然干了这个,就得好性干,不要跟坏人学,要跟 好人学,吃苦在前,享受靠后,出心要正,做事要稳,不眼馋, 不话多,不爱沾小便宜,不欺侮老百姓。”

【第59句】:吃竹竿长大的——直性人;直性子

【第60句】:明亮的爸爸摘了几筐青椒要到集上去卖。晚上,他拿起针头逐个朝里注水。明亮疑惑不解,问他爸这是干吗?他爸说是注射“保鲜药水”,可明亮妈却说:“你爸爸啊,雁过也要拔几根翎!”(河北·邢台)

【第61句】:做梦吃馒头——梦里见面

【第62句】:糊涂虫不知聪明的可贵,健康不知患病的痛苦。

【第63句】:布袋里装牛角——内中有弯

【第64句】:群众在哪里,胜利就在哪里。

【第65句】:痴情女子负心汉。

【第66句】:【说一千,道一万】(惯)指不管说多少都是一个结论。 也作“说千言,道万语”。

【第67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惯)比喻出了问题只是临时应付一下,不从根本上解决。也比喻处理问题不从全盘上考虑。 也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头痛医头。

【第68句】:【只见和尚吃馒头,不见和尚受戒】只看到好处,看不到困 难。台湾梁实秋《雅舍散文二集》:“有人只看见和尚吃馒 头,没看见和尚受戒,遂生羡慕别人之心,以为自己这一行 只有苦没有乐。”

【第69句】:【叫他打狗,不敢骂鸡】绝对听从,多指做不好的事情。成 语:惟命是从。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大哥你让我往 东,我绝不往西,你让我偷狗,我绝不抓鸡!为了你两肋插 刀,哗哗淌血,咱哥儿们绝对!”

【第70句】:我摸着奶奶的耳环眼问:“你们为什么要戴耳环呢?”奶奶说:“天打扮地打扮,不戴耳环不好看。”(河南·新野)

【第71句】:脚跟拴石头——进退两难

【第72句】:【老马蹄下不迷路】释义:老马认识道,不迷路。比喻情况熟悉、经验丰富的人心中有数,不会被迷惑。例句:嗯,老马蹄下不迷路,哪怕野草深。这样看来,我们明天去,只怕是名为赴宴,实为斗智。

【第73句】:【若要甜,加点盐】(谚)指单吃甜品不知甜,吃点咸的自然就有了比较。常比喻生活中要正确对待苦乐,不可只追求享受。

【第74句】:小芳的爸爸经常买六合彩,她的奶奶痛心地劝他说:“不要再赌了,俗话说染上嫖、赌、吹,百万家财都会飞。”(广东·龙门)

【第75句】:【煮熟了的鸭子又飞了】谓得而复失,在接近成功时失败。 煮熟,也说:到嘴。类似的:煮熟了的鸡爬起来跑了。成语: 失之交臂。清代《儿女英雄传》:“别的都是小事,老爷那个 天性,倘然这一翻脸,要眼睁睁儿的把只煮熟了的鸭子给闹 飞了,那个怎么好?”

【第76句】:【 大石头压死蟹】受制于位高势大者。《小说月报》(1980, 4):“刘茂良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大石头压死蟹,又能奈他 何!”

【第77句】:临近考试了,复习很紧张。我对妈妈说:“要是不用复习就能考试好,那就好了!”妈妈说:“想吃烂肉又不愿多烧柴,那怎么行呢?”(河南·林州)

【第78句】:一天,我正在做作业,爸爸在看电视,我说:“把电视关了吧。”爸爸说:“不行。”这话被正在做饭的妈妈听到了,她说:“做大不正,教坏子孙。”(江西·上饶)

【第79句】:【朝山的不全是为了敬神】释义:朝山:到山上的寺庙敬神。比喻在某种活动中人们会有不同的动机。例句:“事情可不简单哪!这次革命可和土改有些不同。‘朝山的不是全为了敬神!一’

【第80句】:【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谚)畚(ben)箕:簸箕。借指男女婚配,要门当户对,相称相配。 也作花对花,柳对柳,破粪箕寻着烂笤帚。 花配花,柳配柳;烂撮箕,配笤帚。

【第81句】:【干屎抹不到身上】(谚)干了的臭屎,无法抹到别人的身上。比喻人若是行为端正,则任凭邪恶小人恶言中伤,栽赃陷害,都不能损坏其名誉。

【第82句】:【手大遮不过天】(谚)手掌再大也不能遮住天。比喻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有限。 也作手大不遮天,手大捂不住天。

【第83句】:一脚踩死个麒麟——不知贵贱

【第84句】:【隔着门缝儿瞧人——把人看扁啦】见“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第85句】:【唐僧肉,人人想吃】《西游记》中写妖怪都想吃唐僧肉,以 长生不老。借指谁都想得到好处,人人都想要。张恨水《八 十一梦》:“我听了这些话,觉得这小子还是想吃唐僧肉那副 狂妄姿态。”

【第86句】:【春联】过年贴春联,这春联的来历还有个故事呢!据说上古时候,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蟠屈千里,桃树北边是鬼门关,阴间鬼魂都从这里出入。玉帝派神荼、郁垒两兄弟守候门前,他们身穿甲胄,一手持长矛,一手拿芦苇绳,立在桃树下审查百鬼,抓坏鬼出来喂虎,不让转世骚扰民间。这是桃木能辟邪的来历,人们据此每逢过年过节就用桃木板刻成两尊神像,或刻上神荼、郁垒两神的名字,挂在大门的两边以求平安。这就是民间最初的春联,也叫“桃符”。到了五代的时候,后蜀的国君叫孟昶,在桃符上题了两句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挂在门的两边,这就是我国第一副联语对联。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时曾下令,除夕之日,各个公卿家门上都要加贴春联一幅。这时的春联已经是写在红纸上了。起初,春联只限于官府门第,后来,一般平民百姓家也都张贴起来了。从那以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风俗,一直传到现在。

【第87句】:跳蚤的脸——能有多大的面子

【第88句】:【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谚)遇合:碰到好官运。卖力耕作,不如逢个好年景;善于做官,不如碰个好官运。旧指依照常规努力,比不上有个好运气。

【第89句】:背着手爬泰山——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第90句】:【狗眼看人低】势利眼,小看人。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老头子多少还顾点面子,那一个是什么东西,狗眼看人低, 难道我还不明白?”

【第91句】:【欺人是祸,饶人是福】(谚)欺侮别人会招来灾祸,宽恕别人会得到好处。指待人处世,贵在宽宏厚道,最忌蛮横欺人。 也作“饶人是福,欺人是祸”。

【第92句】:【 草怕严霜霜怕日】指一物怕一物。浩然《艳阳天》:“草怕 严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一回,有人整他了,他就 要垮台了。”

【第93句】:【打谈的掉眼泪——替古人担忧】(歇)打谈的:宋元时称在街市上演唱或说书的人。本指替古时候的人忧伤,转指作虚假的或多余的担忧。

【第94句】:【天没眼睛,地没良心】谓天地间没有公正。《李顺大造 屋》:“天没眼睛,地没良心,穷人受的灾,想也想不到,说也 说不尽。”

【第95句】:【有智不在年高】年纪小的,也可能有智慧,不一定不如年 高者。明代《二刻拍案惊奇》:“有智不在年高。我们女棋师 又是有年纪的么?”

【第96句】:【 只拉弓,不放箭】做出样子,并不采取行动。成语:引而 不发。清代《官场现形记》:“正钦差听了,别的还不在意,倒 于这个‘只拉弓,不放箭’两句话,着实心领神会。”

【第97句】:【穿鞋的不知光脚的苦】(谚)指富人体会不到穷苦人的艰难处境。

【第98句】:人有三年旺,鬼神不敢挡;人有三年霉,草草倒了也咬人。(四川·小金)

【第99句】:金子埋得再深不会生锈,伟人逝世再久不会磨灭。

18318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