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微博最新摘抄心灵禅语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二)修定诸有坐禅出入息,心意坚同无乱念,正使地动身不倾,此名禅度不应弃。《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

【第2句】:爱,是两个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琐碎之后,在生活的炼狱中历练之后,一起走到白发苍苍时依然手牵手,用心传递出的不离不弃的情怀。

【第3句】:忠臣不畏死,故能立天下之大事。勇士不顾生,故能成天下之大名。衲僧家透脱生死,不惧危亡,故能立佛祖之纪纲。——《圆悟佛果禅师文案》饶你官高青树林,富有万钟,功盖乾坤,名喧朝野。三寸气断,一火洞然,收得一摄冷灰,埋向一堆黄土。平生英雄豪杰,果安在哉?——《天如和尚文案》

【第4句】:修行,要修、要行。修就是不断地改正自己,行就是要把正确的理念、法门付诸实践。

【第5句】:【佛心禅语】 骂人,大家都觉得是不文明的行为,可是还是有人忍不住要骂,看来 是缺乏安忍的定力,用佛家的话讲,就是犯下了恶口罪业。

【第6句】:道理是人生一条长远的路,地理不熟就会走错路。因此,今生今世要读熟未来的地理学。

【第7句】:依禅宗法门,因缘相契便可于当下成佛,而非必须经历久远长劫的修行。 禅门祖师千说万说,都是关于众生的这颗心如何与佛心相契,能够相契 一分钟,就做得一分钟的佛,一天、一年、一生,始终不被万境所转, 于当下的实相中生活、工作,虽在红尘也能身心自在,并从本然之心生 发出佛的智慧与慈悲。

【第8句】:令佛菩萨欢喜的事,是做到让众生欢喜。《入行论》中说过:“除了让众生欢喜以外,再也没有令佛菩萨欢喜的事。”让众生欢喜的事,就是不杀害生命,在不欺骗众生的前提下,自己力所能及地去服务众生。我们才会真正得到佛菩萨的祜佑。如同为使一个母亲欢喜,先要做到让她的孩子们欢喜一般。

【第9句】:我们本来都是一颗有棱有角的石头,经过了社会磨炼之后,我们才变得 圆滑了,人生路也顺利了,可是当我们停下脚步反省的时候,我们却会悲哀 地发现,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

【第10句】:夫比丘者,体预僧宝之尊,职绍佛法之种,须超群拔俗,迥脱流俗知见,方无愧厥名。倘故辙不改,则一举一动,罪案如LL』。一旦业风吹去,袈裟下失却人身,苦中之苦!(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存朴

【第11句】:若能体认到妄语会导致遭到诬陷、诽谤,并被他人欺骗;离间语会导致亲朋好友之间互不和睦,并对其进行反驳等;恶语会导致经常听到不悦耳语,并自己所说之言也成了争吵之因;绮语会导致言语无有威力、口才拙劣等;根据造业的大、中、小,堕地狱、饿鬼及畜牲道,我们就会放得下妄语、离问语、恶语及绮语。

【第12句】: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合。《文殊说般若经》

【第13句】:你快不快乐,从来不取决于你处于什么境地,面对怎样的现实,也不取 决于你年龄的大小、财产的多少,而是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一种平和的心境 ——你能否快乐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14句】:虽然一切显现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但这绝不等同于唯心主义。根据佛教的观点,心的本性是空性,心的自性是光明。唯心主义既不提倡心的本性是空性,也不主张心的自性是光明。我们绝不能将大乘佛法的观点和唯心主义混为一谈。

【第15句】:禅者,悟境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情不关风月事,与君梦里醉清茶,安然一份禅心,固守一份超然。

【第16句】: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乃至名号亦难得值。何以故?彼与一切有情如大父母,一切恐怖有情施之无畏,开导一切有情,为大善友。《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三

【第17句】: 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自古有成天下之 志者必有容天下之量,而后能成天下之功。宏大的器量,宽阔的胸襟,对 一个人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人、学佛人,在现实 生活中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做一个仁慈宽恕的人。

【第18句】:【画饼充饥】把画饼当作真饼,一愚也。备此画饼以充饥,二愚也。有了画饼,便天真地认为自己是饱汉,三愚也。向他人炫耀“我已饱足”,四愚也。欲向他人兜售画饼,愿人皆食画饼,五愚也。见同愚者喜其画饼便自得,遇智者斥其画饼而恼恨,六愚也。佛门中将学问当作证悟的人,与此同。

【第19句】:有钱有福报,而懂得如何善用金钱才是智慧。人们不应对金钱抱着 “有”的心态,而应持着“无”的逆向思考模式,因为“有”将让你的金钱 有所限量,但是“无”的心量却能让你的金钱能力无限、无量、无止境地 扩张。

【第20句】: 我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朴素地认为,假如人人都能自修, 人人都能自律,人人都能去恶向善,人人都能博爱,这个世界是不是 就没有这么复杂,人心是不是就会简单些,快乐就会多一些,痛苦就 会少一些,美好就会多一些,龌龊就会少一些?不要问别人能否做得 到,先问自己是否已做到。

【第21句】:【心灵禅雨】快乐的人生,不在山珍海味,在清与淡雅;快乐的人生,不在盲目追求,在真诚相待;快乐的人生,不在别人的施舍,在自己争取;快乐的人生,不在遥远的未来,在当下获得。心若诚恳,则光明出现;心若善良,则道德显著;人若真诚,则信用自来;人若实在,则缘分必到。

【第22句】: 多在意修身养性,保持淡泊人生、知足常乐的心态,才能使自 己体会出无穷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第23句】:人生,有时候需要沉淀,也需要历练。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也要有足够的阅历去成长,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睿智,更具有成熟淡然的的魅力。最好的生活就是以一颗纯善之心,真诚待人。做得多,要得少;不埋怨,常微笑;不贪心,懂知足!

【第24句】: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印光法师)

【第25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改变自私自利的后天形成的观念,就无法做到慈悲待人。

【第26句】: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精(晶)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间。——拾得

【第27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打开是尘世烟火,关上是云水禅心,禅如一朵花,开在心中,让生命豁然开朗。生活是七彩缎,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常把那寒风苦雨洒;生活是一根藤,结着几颗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年华。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简单来生活,快乐就会一路相随。

【第28句】: 佛法有“六度”,“度”是度过一切烦恼之意。“忍”是“六度”之中 第三度。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 是出.世间忍,即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忍 詈骂、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难忍能忍,难施能施。

【第29句】:人心平均,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第30句】:学会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他人高尚的人格,以一个博大宽容的胸怀去接纳他人,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当我们用贼眼看人时,人人都是贼。当我们用佛眼看人时,人人都是佛,做人讲究的是要要温。

【第31句】:【佛学经典文案】跟自己的心灵对话,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是最好的学习和修行方法。那比读书和参禅打坐更有价值。

【第32句】:平常心就是从不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至美。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常思人之美,不以一省掩大德;常思己之过,医好心病心生乐。

【第33句】: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涵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传递出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知足常乐而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态度,是一种看待事物的心情。

【第34句】:苦谛是四圣谛之一,也是最关键的一谛。佛教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

【第35句】:是否做到小乘的行为,取决于心中是否生起出离心,出离心是清净戒律的起点;是否符合大乘的思想,取决于心中是否具备菩提心,菩提心是六度万行的前提;是否达到金刚乘的见地,取决于心中是否保持清净观,清净观是生圆次第的先决条件。

【第36句】:一花一世界,一尘一禅悟。拂拭,是对物的净化,但光阴之尘,不久又会蒙蔽原有的光华。尘,也是生活的真实。朝花夕拾是怀旧,昔尘今拂是迎新,怀旧看到生命中曾有的自我,迎新是面对未知的岁月。任那些尘轻轻扑面,见尘如见雪,祛烦但不忘忧,心生自在。

【第37句】:若无分别心,都是好境遇,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风水轮着转,花开时要学会呵护脚下的小草;冬来时洁身自爱,点一盏心灯,让自己永远都置身于光明的火海之中!富贵不淫,贫贱不屈,方能在未来平淡的日子安于平淡!

【第38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欣赏的心态去欣赏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人生就会因为这份欣赏与被欣赏而更加和谐、灿烂!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世间赏心悦目的人和事,常人大多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但对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人和事,却更需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

【第39句】:中国古代有言,“人生识字忧患始”,没文化反而没烦恼,羡慕这种不想 事的“无知”;认为“少年不识愁滋味”,最好终生没有忧愁思虑,那将是 一种幸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生活中你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免也 会产生同那匹过河小马一样的犹豫,很多人就因此失去了前进的勇气。

【第40句】:日常生活中,只有保持一颗平静心,才能使生活更加安逸,只有做到心无杂念,才能是生活更加舒适。

【第41句】:【禅语感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也会遇到类似乐曾禅师遇到的事,但我们 的心情如何、态度如何呢?我想大多数人会高呼倒霉,然后接连几天情绪 低落。

【第42句】: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的觉悟本性并不像一棵菩提树,先天纯洁清净的心也并不如同镜 子,原本就不是有形体的东西,又能在哪里沾染上尘埃。

【第43句】: 童年结对过家家的伙伴,少年同桌读书的女孩,青春走入梦 境的姑娘,培养了我的想象力,左右了我的爱情观。时光流逝,颠沛 流离,我以为自己早已忘记了她们,实际上她们已经悄然在我的心中 扎根。年华愈是老去,记忆愈是清晰,往事愈是历历在目。

【第44句】:无碍智甘露,所谓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杂毒药。如酥醍醐等,及以诸石蜜,服消则为药,不消则为毒。方等亦如是,智者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则成毒。《大般涅槃经》卷八,如来性品

【第45句】: 跟好学好,跟叫花子学讨,这是小时候母亲对我最重要的家 庭教育之一。我记住了这句话,决不跟叫花子学讨,因此没有成为乞 丐。长大后,对母亲的这句话有了更自觉的认识。我的理解,一个人 的成长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引路人以及所处的环境。在我的 心目中,母亲是最高明的教育家。

【第46句】:能大智若愚地对待他人,才可免除计较而自在;能精明地对待自己,才能把握时日和人生。

【第47句】: 心正,人就正,哪怕身子是歪的;心歪,人就必歪,哪怕身 子再挺。没有一块骨头是铮铮铁骨,心骨软,身子骨再硬也是软的; 心骨硬,身子骨再弱也是硬的。

【第48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今夜一众,尽是他乡之子,因何不归?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洞山文案》

【第49句】:有僧问:“如何得出离生老病死?”师曰:“青山原不动,浮云自去来。”——《宗教箴言录》

【第50句】: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故经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马祖》

【第51句】:禅宗所说的平常心就是超越了一切二元对立、没有分裂的那个完整的心的原态。

【第52句】: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前出家圣,此在家圣,皆胜义僧。《大方广地藏十轮经》卷五

【第53句】: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八

【第54句】:凡夫心常常贪无厌足,财产多,还要更多;权势大,还要更大。既有娇妻,还想拥有美妾;先生好,还希望他百依百顺;孩子乖,还要他样样得第一,以光耀门楣。永远都在名利、物欲、爱情、亲情……无止境的追求中——多欲多求,以致苦不堪言!甚至引发犯罪心念,造成犯罪行为。

【第55句】:佛教的悟是“觉”的意思,有三个层次:小乘的自觉,大乘的菩萨或者觉他,佛的自觉、觉他、觉满。小乘的自觉指个人破除了诸种烦恼,而不再在生死轮回之中接受苦报,从开悟修到彻悟;大乘的觉他指菩萨不仅自断烦恼,而且广度众生;佛的悟指断了烦恼、度了众生,自利利他圆满究竟。

【第56句】:世尊上雪山,有谁为之说。仗此无情剑,便把青丝截。四相本来空,万法一无得。解脱内外著,生死从兹歇。一虚云和尚

【第57句】:学人用功,好比将一瓦片抛于深谭,直沉到底为止。(宋)原妙《高峰原妙禅师文案》

【第58句】:禅是在醒觉自在的生活中流露出来的自然,而不是加给生活一些勉强的约束刻意作出来的。——郑石岩

【第59句】:没有人喜欢整天愁眉苦脸和整天抱怨的人,没有人喜欢没有一点爱心的人,没有人喜欢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的人。这种人迷失得越久,身边的麻烦事就会越多。一个连生活都不热爱,连自己身边的亲人都漠不关心的人,又谈何去爱其他人,去爱天下的众生?

【第60句】: 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 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 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 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

【第61句】:.以大乘大菩萨戒,谓观唯心,本无外色,无色可破,相空亦无,离取相过,故名持戒。又云:一切凡圣戒,尽心为体。(五代)延寿《观心玄枢》

【第62句】:真如唯是修所成境。正智,是修所成,是三种境。(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七二

【第63句】:云何是法?法者是心法,心法无形,通贯十方。目前现用人信不及,便乃认名认句,向文字中求,意度佛法,天地悬殊。——《镇州临济慧照禅师文案》

【第64句】:阿弥陀佛自己并不度众生,他是靠名号度众生;正如富翁自己不能救济人,而是用他的财富救济人;又如艄公用船度人,并非自己一个个背人过河。

【第65句】:生活可以轻松地过,也可以痛苦地过,生命之路,负重也是走,闲庭信步也是走,所以不妨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轻松些。

【第66句】:佛不是只供人谈论的哲学和理论,佛是艺术的生活,佛是超越的本心,佛是一种广博的爱心善念。

【第67句】: 唐骏说: “学历不重要,就是一个证明,学问很重要,是一 种沉淀,学习更重要,是一种态度!”行者支持他的这个说法。就算 唐骏和郑渊洁一样,只有小学学历,他依然是一个令人望尘莫及的打 工皇帝。学历就是一张可以混、可以买、可以骗、可以假,人人知 道,人人又假装不知道的纸片而已。

【第68句】: 打开窗户,耳朵陶醉于鸟鸣的愉悦,目光被浓浓的绿色牵 引。我想高声表达内心的快乐,又怕惊破这喧嚣中的静谧。极目远 眺,一只鸟恰好穿过晨光,翅膀剪出优美的线条,仿佛颤动在天穹的 琴弦。早晨的风景美丽而新奇,不容错过,爱她、拥抱她,我们的人 生将更多彩。

【第69句】: 共富不是要分富人的财产,而是要先富者承担起带领共富的责任。这 应该是邓小平提出先富论的前提。先富者是邓小平理论的受益者,富 而忘却责任就是对邓小平理论的背叛。

【第70句】:佛家是十分讲究慈悲的,甚至延及所有生灵,佛法中不杀生、众生平等的观念都极为深刻地体现了佛法对世间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一个生命,无论其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71句】: 活着就要为生活负责。生活简单或复杂,都必须面对,这是 活着的代价,注定要付出。只有感恩,没有抱怨,只因为活着,只因 为还在享受阳光、空气、碳水化合物以及夜晚的星空。

【第72句】:慈悲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觉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险为夷。一个社会,慈悲的人越多就越和谐;每个人生,慈悲的心念越多就越美好。

【第73句】:人生之中,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因为人的贪欲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因为贪心,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弱点,不顾一切地去满足我们的欲望。即使危险摆在面前,我们也无暇去理会,于是贪婪遮住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丧失理智,蒙蔽了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无法感受到幸福的温暖。

【第74句】:人与人能够互尽心力、互相照顾,实在是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修成正果,但每个人都有能力慈悲。

【第75句】: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待,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坛经·机缘第七》

【第76句】: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唐)希运《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第77句】:以三事教化:一者神通,二者知他心,三者说法。《摩诃般若经》卷二十六,六喻品

【第78句】:一世界即是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说世界人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秽世界即是净世界,净世界即是秽世界。《华严经》卷十七,初发心功德品

【第79句】: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如出世之人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实者,是第一义谛。《大般涅槃经》卷十三,圣行品

【第80句】:分别迷惑相,是名依他起;相中所有名,是则为妄计;诸缘法和合,分别于名相,此等皆不生,是则圆成实。《大乘入楞伽经》卷六

【第81句】: 可以放逐自己,不可放纵自己。被逐而后自醒,放纵而后自 迷。可以相信命运,不可被迷信所缚。命运可以自己掌握,迷信则被 外物驱使。

【第82句】: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人于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悉能除尽。《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第83句】:与世为善,随处结祥云,这也是我们作为人类要学会遵循的一个处事原则。以己心换彼心,以己爱博彼爱,他人他物所不能承受的,必定也是自己所不愿的。天地万物因果循环,花开花落相处是缘,往来皆客聚散随缘,一盏清茶心结千年。

【第84句】:三宝加持的阳光下成长的我,由于获得恩德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坚定地认知心中本来具足爱心的明灯和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轮回的黑暗。

【第85句】:设病比丘无弟子者,当于众中差次使看病人.所以然者,离此已,更不见所施之处,福胜视病人者。其瞻病者,瞻我无异。设有供养我,及过去诸佛,施我之福德,瞻病而无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众生居品佛言

【第86句】: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由口出”,在初始交往的过程中谨慎自己的言 行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讲话时也应注意自己的口气和态度,避免触及他人 的利益,毕竟有很多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第87句】:优化自身素质靠智慧;和谐自他关系靠慈悲;有智慧就能觉悟人生,有慈悲就能奉献人生。

【第88句】:迷失自性太久,养成不善的习气太深,起心动念都是“我的利益”,没 有想到别人的利益,所作所为都趋向于损人利己,以为这样才能在世界上生 存下去。

【第89句】:古人教导我们:“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无论是佛道修行,还是世俗生活,目标的实现绝非一蹴而就,其秘诀在于能够坚持到底。

【第90句】: 突然而至的不一定是好运,还可能是迷惑为人处世.必须要懂得谦虚谨慎.对人对事的态度不要骄狂.不要乱摆架子.否则就会使自己处在四面楚歌之中.被世人讥笑和瞧不起。只有不居功自夸、不肆意张扬、平易近人的人才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受到别人的欢迎和拥戴。

【第91句】: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故步白封……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第92句】:若是想超出三界,要无念,连这个善念都无所着,行一切善,不着一切善,行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着一切相。

【第93句】:曾经混沌懵懂的誓言,曾经潇洒狂放的书简。岁月流远,带去了曾经年轻的苦禅。成长后内心的孤单,也渐渐朦胧在天边,留下的,只是许多回不去的遗憾。

【第94句】:懂得付出才是富有,能回报,能喜舍,刀耕火种是良方,秋到家家晚稻香;放不下时担取去,何如福田待来春。——明·憨山德清

【第95句】:闲捧诗书与墨欢,字字馨香结墨缘。我羡慕老子的心中无为便是道的洒脱自然;喜爱汪国真的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的人生豪迈;伤感雪小禅的风瘦,雨瘦,梅瘦,相思也瘦的禅静之美;怀念徐志摩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美妙意境;痴迷琼瑶的烟雨朦胧,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凄美爱情。

【第96句】:谦和礼让,施恩布义,这是一种美德。只有修成这种美德,才能取得人生中的大的成功。

【第97句】:心外无有物,物无心亦无。以解二无故,善住真法界。(古印度)无著《大乘庄严经论》卷二

【第98句】: 有些奇迹会不期而遇地发生在你身上,你或许感到意外,甚 至觉得悴不及防。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倘若世上真有奇迹,奇迹就注 定要发生,发生在你身上也是一种注定。造化早已安排的事情,不会 事先告诉你,要不然,奇迹就变得稀松平常了。

【第99句】:古人云:“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损。”所以,当磨难向我们走来时,躲闪不是明智之举,我们应该把背脊挺得更直,练好自己的内功。一个人的身心,在锤炼下才会日益强壮,最终找到自己的天空。

18767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