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影的告别佳句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 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内容赏析

全篇语言精练,深沉悲抑,神秘幽深。较为独特的是,文章自始至终笼罩着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影”作为中心意象,实际上就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反映,是作者在绝望中又不忍沉迷于绝望的焦虑、悲愤和彷徨等复杂的矛盾心理。

“影”执意要与“我”告别,作者连用三个否定句解释告别的缘由:“不乐意的天堂”、“不乐意的地狱”、“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影”的异常倔强性格是作者焦虑的表现,虽然甘愿面对黑暗的现实,直面惨淡的人生,哪怕“彷徨于无地”,然而,回到现实,作者又陷入了茫然和矛盾之中。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366303139是黄昏还是黎明。”作者拒绝丑陋和虚无的一切,但是,拒绝也是在承受,难以承受之时,“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作者以悲壮的姿态,“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这是在反抗绝望之后,瞬间所激发的勇气。

行文最后,“影”独行远去时的姿态与心态,似乎不能带来积极的因素。鲁迅曾经说他的散文集《野草》是不适合年青人看的,它只属于他自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

所以,希望从此以后“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表达了作者自我牺牲的精神。

扩展资料

《影的告别》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这篇散文诗写了一个梦境:人的影子不愿意做一个不明不暗的影,不愿意偷生苟活于不明不暗的境地,不愿意跟随人了,所以,向人告别。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影的告别》

【第2句】: 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影的告别》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然而我终于彷徨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我可以感受到鲁迅在写这篇文章时流露出的绝望感,“影”只有在“光明”和“黑暗”中才会消失,但迎接光明又看不到一点希望,也不愿意在黄昏中看到自己彷徨的身影,还不如让黑暗完全把自己淹没,因为只要黑暗来了,那么光明还远吗 《影的告别》开头是这样的“人睡到不知道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我觉得其中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鲁迅同“彷徨”的告别,他想极力的摆脱自己一直停留在心里的这种感觉。

第二层意思是一种“人”同“影”的决裂,“人”代表麻木不仁、没有意识、没有思想的人,“影”应该要有勇气同这样的“人”决裂,绝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依附在这样的人的手里。显然在鲁迅的笔下“影”是清醒的,有思想的人。

只有“影”同这样的“人”决裂,才能不去自己不乐意的地方,哪怕是天堂、甚至是黄金世界里。这样“影”才能真正做自己。

消失的“影”只有黑暗和虚空,但在黑暗中的自己不依附于别人,也不彷徨。所以“我”是乐意在黑暗中的,虽然我是愿意消失在白天中的,但是单靠“人”又怎能看见“光明”呢?自己更应该在黑暗和虚空中前行,忍受孤独,忍受寂寞,忍受痛苦。

让自己独自远行,当无数的“影”同这样的“人”决裂时,就会有一个新的世界,当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一人时,那个世界只属于我。从中可以看到鲁迅独自战斗内心所产生的孤独感。

【第3句】: 《影的告别》(鲁迅)主要内容、每段赏析

影的告别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

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

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

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

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

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19344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