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古今名句楷法精解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田英章在书法界声望高吗

什么?楼主居然说他很少出字帖。

其实他的字帖也不算少。

他主修楷书中的欧体楷书,但其风格和欧阳询的书风略有区别。他在国内相当有名望,称其为当代欧楷泰山北斗也不为过。而且在网上的教程也很多。

他出生在书法世家,其父亲、伯父、哥哥,都是书法家,其哥哥田蕴章也非常有名气,但和田英章略有区别很擅长行书。田英章一生侵淫书法,据说,其右手掌心和手腕的交接有超厚的死皮伴随一生,并且由于长期钻研书法,右肘不能完全伸直到正常人的平直状态,肘关节展开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再展开了。

其实田英章的楷书和传统的欧体楷书略有区别,网络上称其为“田楷”。

另外,田英章在日本也非常有名,并被异常敬重,因为日本这个民族一旦喜欢是么就会把什么放在十分崇敬的心理位置。所以,田英章在日本书法界被尊敬的程度,远远高于在国内。国内个别玩书法的(我说的个别哦)仅仅是点头哈腰的形式上的尊敬,类似于外交场合的阿谀逢迎,甚至个别人为了出名或为了显示自己,说田英章的字不是书法……是但很多初学者或者刚入门的人往往被这种思想所影响,觉得这个些人说的挺对。其实,田楷有田楷的风格,欧楷有欧楷的风格,并不是说笔画格式化就不是书法,甚至相反,这是书法的极致才对。

【第2句】:文学常识分类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1句】:常见借代词语,如:桑梓是指家乡;桃李是指学生;轩辕是指国家;婵娟是指月亮;汗青是指史册。

【第2句】:作者以及代表作品,如:唐宋八大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3句】:中国文学之最,如: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第4句】:文化常识,如:三国:魏、蜀、吴;“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第5句】:一句话评书,如:《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第6句】:人的称谓,如: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第7句】:谦称,如:自称:愚、敝、卑、臣、仆;帝王自称:孤、寡、朕;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女子自谦:妾【第8句】:敬称,如: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第9句】:特殊称谓,如: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第10句】: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如: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谪:降职并远调;擢:选拔,提拔。【第11句】:地理部分,如: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第12句】:天文部分,如:二十四节气,北斗星,北极星。注: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拓展资料:酒圣杜康,即少康。

传说为酒的发明者。文圣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史圣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诗圣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武圣关羽,字云长,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称其为“关圣”、“关帝”。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草圣张旭,唐朝书法家,擅长草书,对旧隶的草体造诣很深。

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美誉。

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卷。参考资料:文学常识-百度百科。

【第3句】:名言金石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5)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6)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7)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9)“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0)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11)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2)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1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1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6)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8)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19)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2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2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25)“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2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27)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2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29)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3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31)书贵熟后生。

(32)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33)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34)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35)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

(3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37)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38)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39)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41)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42)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5955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