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论语中比喻读书的句子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句子

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第2句】:论语中有比喻修辞的所有语句

《论语》中的比喻分为明喻和隐喻,下面我列的属于明喻。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见《论语·为政》。

【解析】譬:比喻,比方。北辰:北极星。共(gōng贡):通“拱”,环绕。这几句大意是:处理政事用恩德,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处于自己的位置不动,而群星自然环绕着它。这几句用比喻说明:用恩德施政,有德于民,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像众星围绕着北极星一样。可用来说明当政者施德政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解析】所谓暇不掩瑜.日食月食,太阳月亮暂时好像被黑影遮住了一样,但最终却掩不了太阳月亮的光辉.君子有过错也是同样的道理.有过错时,就像日食月食,暂时有污点,有阴影;一旦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君子原本的人格光辉又焕发了出来,仍然不失为君子的风度.

4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解析】《论语.子张篇》我们老师是不可及的,好像天是不能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

5《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解析】孔子说:"有些人外表非常严厉,内心却十分怯懦,若拿小人来作比喻,就像是翻墙挖壁进入别人家里的盗贼。”

【第3句】:·论语中的读书名言

学而篇第一【第1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第2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今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第3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第4句】: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今译】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政事,又严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民众;按照农时的忙闲去役使人民。”【第5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今译】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第6句】: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不学,吾必谓之学矣。”【今译】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

这样的人即使是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第7句】: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无惮改。”【今译】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

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第8句】: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今译】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了解那一国的政事,是他主动询问别人而得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

[也可以说是求来的,但是]老师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第9句】: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今译】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

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第10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今译】孔子说:“不怕别人民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歹]。”为政篇第二【第1句】: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今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第2句】: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今译】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第3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今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第4句】: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今译】孔子说:“[了解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

[这样去了解,]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第5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今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第6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今译】孔子说:“君子能[在道义上]团结人但不[以私情而]互相勾结;小人蒃于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

【第7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第8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今译】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第9句】: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今译】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回答说:“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

【第4句】:《论语》中的关于学习的句子有哪些

《论语》中的关于学习的句子有:

【第1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第2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文: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第3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第4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第5句】: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如果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第6句】: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我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全部用来思考,但没好处,不如学习啊。

【第7句】: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译文:做学问就像追赶什么东西似的,唯恐赶不上,学到知识还恐怕丢掉了。

【第8句】: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说:”他聪明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第5句】:论语中所有关于学习的句子

【第1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译文:孔子说: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第2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第3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第4句】: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第5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第6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第7句】:子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译文:孔子说: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第8句】: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译文: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

【第6句】:关于论语中学习的句子有哪些

【第1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第2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第3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第4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第5句】: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第6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第7句】: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第8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第9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第10句】: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第11句】: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第12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第13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第14句】: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第15句】: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第16句】: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第17句】: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第18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第19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第20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第7句】:《论语》中形容知道各自的优点就可以互相学习的句子有哪些

只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于《论语·述而》。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这也表现了一种不耻下问,谦虚的学习态度。《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

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

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

子曰:“丘之祷久矣。”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辨析: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

2076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