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2024年乡镇生态粮仓建设工作总结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组织

二、制订方案,全面实施

1、目标任务

2、主要建设内容

(一)建立粮食标准化生产基地

制定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标准化生产,在全镇10个村建立4万亩水稻、1万亩麦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带动,提升水稻、小麦单产、品质和质量安全标准。

(二)抓好水稻高产优质核心示范区建设

在沿滁河中心坝灌区包括(蔡集、再安、大同、周湖、晋集、石溪、石涧)建立1万亩以优质粳稻和长粒型中籼稻为主的3个核心示范区。在核心示范区实行“五定”,即定区域、定品种、定技术规程、定责任人、定市场。做到“五有”,即有明显示范标志、有完整的技术方案、有行政和技术负责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范观摩活动。

(三)抓好稻米协会和订单生产

镇党委、政府积极扶持村级稻米协会建设,明确要求每个村要求成立组织,帮助农民提高粮食生产、组织销售,并组织儒林米业与农户签订水稻订单生产4万亩,农户订单签约率达95%以上。

(四)推广五项关键技术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

镇党委、政府成立生态粮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和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领导小组在镇农委下设办公室,建立目标责任制,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确保生态粮仓建设任务落实到位。

(二)开展技术培训,搞好技术服务

(三)建立“生态粮仓”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开展高产优质攻关竞赛

建立“生态粮仓”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开展高产优质竞赛。对在“生态粮仓”建设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有关部门、镇村干部、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带头学用先进技术增产显著,并带动周边农户学用先进技术的示范户、种粮大户给予奖励,对核心示范区的农户在种子机插秧给予一定的补贴(特别是软盘、机插秧费用)。

(四)大力宣传引导,营造“生态粮仓”建设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宣传公告栏等传媒,开展“生态粮仓”建设宣传,发布技术、市场信息。镇党委、政府在关键农时季节准备组织对镇村干部、技术人员、农民进行三次培训(春季五项关键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培训、机插秧育种培训和机插秧观摩)开展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2172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