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三国三韵

1056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题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古岁月,化不尽,浩浩英雄气概。义气,宽仁,智慧,演义了多少悲与欢,离与合,成与败――

义气

或许,世间已没有了如此的义重如山。当关羽被困在土山上时,他不贪图曹操的荣华富贵,约定三事,暂归曹操。回许昌后终日护卫二嫂,心念皇叔。当他得知刘备在袁绍处时,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无关,斩六将的义气之举,千古流芳。他的救困扶危,见义勇为的正直品格一直在群众中得到肯定与赞扬。刘关张三人情同手足、生死不渝,个个是正义的化身。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崇敬着这种深厚的义气。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对金钱名誉渴望的提高,关公的义气或许已隐匿在了人们的名利里。自己的金钱与势力便是一切。什么友谊什么义气都不存在了。贪图享受,贪污受贿,甚至崇洋媚外,谁有钱有势便靠向谁,往日的朋友一夜之间反目成仇。不错,如今的条件提高了,可以前所谓的义气却被一点一点地丢弃。这,是一个深沉的警钟。为了时代的青春,让我们共同呼唤这与我们日渐陌生的情谊!

宽仁

身为中山靖王之后,是汉献帝的皇叔,又寄予了“匡扶汉室”的重望。他宽仁待民,待士以诚心和义气。当阳撤退时,十几万百姓随其渡江,浩浩荡荡。本可为保自身,而置黎民生死于不顾之处。但他决不弃民,一句“若因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为也”震撼江山。宽厚仁慈之心与封建社会的人们愿望相符。他,就是刘备。相反,曹操给所有人留下的就是“奸雄”的印象。这并不在于他“篡权”,而在于他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狡诈、损人利己等特点。当他杀吕伯奢全家时,他曾说过“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人民遭其压迫,苦不堪言。与刘备恰恰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反映了当时人民拥护明主,憎恶暴君的共同心理。与其同理,现在的人民何尝不是?陈水扁一曲“台独”唱得震耳欲聋。台湾与大陆仅一海之隔,而“台独”却将大陆与台湾的感情弄得四分五裂。这不是台湾人民的心愿,是他们愚蠢的“领导人”愚蠢的心愿。他不顾人民的疾苦,一心想把台湾从中国撕扯出去。人民呼唤明主,呼唤回归。我也期盼着这种暴君、庸君的失败,期盼我们举国欢庆的那一天。

智慧

轻点一盏悠悠青灯,亮色在晚风中摇曳。一人手执羽扇,独坐灯下,《出师表》就此而成。曾记否,是谁用奇谋草船借箭;曾记否,是谁在七星坛用智祭风;曾记否,是谁用计气死公瑾,修书气死曹真,同样,谁能忘,是谁焚香操琴,空城吓退魏军……诸葛孔明在沛公的三顾之下,走出茅庐,在蜀效力至终。高瞻远瞩,死后还设退兵之计,并用自己的木像吓退了司马懿的追兵。深谋远虑,随机应变,是一个政治、军事、外交无所不精的传奇人物。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着现实与理想的完美结合。诸葛亮之智,恐怕天下无双。

轻和书页,慢慢咀嚼三国,三韵……

后记:终究说来,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故而书无完书。鲁迅对《三国》的评价极为深刻:《三国》对人物的过分夸张渲染“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诸葛之多智近妖”。当然,这点缺点是瑕不掩瑜的。

422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