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小学午休管理制度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午休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生管理,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学生的午休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了小学午休管理制度范本。

小学午休管理制度范本一

1、按学校要求自备被、枕、拖鞋等必备生活用品。

注:一年级新生及插班生由学生准备,其它学生要补的可以自买或由学校统一代买。

2、不准带任何食品、玩具进入午休室。

3、午休铃响后,同学们马上回午休室准备午睡。午休室由值日老师负责开门,老师未到前禁止同学擅自开门进入午休室。

4、进入午休室前必须在门口换上拖鞋方可进入,鞋要按指定位置放好,有“脚臭”的,入室前要先洗脚,以保持良好的休息环境。

5、进入休息室后,迅速进入休息状态,“闭目养神”,禁止在室内闲谈、说笑、追逐、打闹,在上床睡的同学更应注意,应做到“要么不上床,上床即躺下”。

6、室内的空调、电扇等设备由教工控制,禁止同学们私自去开关。

7、睡前要适当脱外衣,睡时要盖被,睡醒后要马上穿上外衣,并把被、枕等叠好,靠窗的同学要把窗门锁上,待工作做完后方可离开并在室门口换上鞋去指定地点漱洗。

8、进入休息室前先上厕所,要养成良好习惯,以保证大家能睡好中午觉,养足精神,下午继续学习。

9、床位卡是床位的标记,不准同学私自更换或破坏,自己的床位卡要保管好,损坏的要赔偿。

10、爱护公共财物,严禁破坏草席、床板、铁床等。

小学午休管理制度范本二

一、关于午休的几点规定:

1、全体学生在午休预备铃响后,准时进教室午休,不得去寝室午休,不迟到、缺席,不提前结束午休。

2、为保证全体学生在午休时间得到充分休息,要求提前做好午睡准备(一般情况下,午睡期间不准上厕所。),做到不相互干扰,不讲话、不走动及随意进出教室等。

3、允许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进行安静自学。但不准翻看小说、杂志、报纸、吃东西等。

4、不在午休前进行体育运动。

5、不在午休期间接待任何外来人员。

6、值日生、寝室卫生值周班级在午休前打扫好教、寝室及环境卫生区。

7、各班要安排认真负责的班干值日。值日班干应将值日情况认真填写在班级日志上,并在黑板的左上角上记录好当天人数和缺勤的学生姓名、原因等,便于值日老师查询。

二、管理办法:

1、学校值日人员要在午休铃响后立即鸣哨督促学生尽快午休,以防止不良现象发生;巡视各班午休情况。

2、值日人员中午应去河边巡视,检查是否有学生下河游泳,一经发现立即召回,并做好记录。

3、值日人员要做好午休期间的值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各班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缺勤学生姓名及原因,午休纪律情况及其他情况。

4、各班班主任应每天检查班级午休情况,及时对不负责的值日班干做出相关的调整。

5、各班的午睡纪律情况将做为班级考核的依据之一。

小学午休管理制度范本三

为确保师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保障师生午休安全,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特制定午睡管理制度。

1.值周领导、值周教师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值岗期间不得无故离校,有事要向学校主要领导请假,准假后方可离岗。午间实行AB管理,确保一位值周教师到传达室参与学生进出门管理。在全校学生午睡期间要适度巡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及时通知校长室。切实做好校内吃饭校外午睡和校外吃饭校外午睡学生进校的秩序管理,学生凭出入证进出校门,按时有序地进校学习。

2.校外午睡学生需监护人督管,并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安全到校,对在家不认真午睡提前到校的学生,值周教师和班主任老师要加强教育。

3.午睡管理责任人为正、副班主任,实行AB管理。午睡管理教师必须随班管理,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4.午睡管理教师要在午睡铃响前做好组织教育工作。午睡管理教师在本班学生睡前几分钟,要查点所管班级学生是否到齐,如出现无故缺席,应查明原因,并填好班级午睡情况登记表。在午睡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特殊事情的发生,要及时报告值周领导,并采取相应措施作出妥善处理。午睡结束后,班级管理老师要督促学生整理好班级内务。

5.临时需要在校午睡的学生,须由家长或其监护人填写申请表,在征得班主任和学校同意的前提下,到指定的场所午睡。

6.在午睡时间,任何人不得做影响师生午睡质量的事情。教师不得让学生做其他事情,更不允许做作业。任何教师不得带学生外出搞活动,如是正常教育活动也要经学校主要领导批准。如发现学生无故外出,午睡管理教师要负主要责任。

7.午睡时间,教育保安要在传达室坚守岗位,履行保安职责。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学生不得随意进出,车辆和校外人员不准入内。

8.校外吃饭校外午睡学生由班主任老师指定的班干部带领下出校门,班干部及时汇报给班主任老师。校内吃饭校外午睡学生由各年级的值班老师带领下出校门。所有出校门的学生必须凭出门证进出校门,并进行登记。

看过小学午休管理制度范本的人还会看:

1.

2.

3.

4.

5.

1200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