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三国论・吴论

494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吴侯孙权仲谋者,乃才识之辈也。据东险要之地,此地利也;民心所向,此人和也。二者兼备,可谓固若金汤,孰能取之?然吴经四世而亡,岂不为为国者无道也哉!

权之兄策,良将也。尝与太史慈大战三百回合而未败,此其勇猛也。可为将而不可为君,吾为之泣也。权之力尚不及其兄,而其智胜之十倍。亦可为养兵之将而不可为君也。其德不及刘备,其智不及曹操,非有帝王之相也。

操见吴兵,视其勇猛,于是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余亦为之叹也。仲谋善用人,封周瑜公瑾为吴中郎。尝使公瑾于赤壁大败曹军,得以保江东之地。使陆逊而得以取荆州,斩关羽。然此吴侯之过也,其德亦失矣。刘备遂兴师伐吴,吴侯降之。而其后又划疆为国,称大帝。

权既殁,后经三世而国亡,晋得一统。有何故哉?吴后主孙皓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体恤民情。然其后又为歌舞管弦、美姬所惑,嗜杀成性。出,其为敌国外患者;入,则无法家弼士。吴遂亡。

于是余有叹曰:“吴之亡,盖后主之过也。向使吴主能得其终,则吴之灭,孰能闻之?司马炎非有智之士,岂能取东吴险要而安天下!”余亦为之泣也。

呜呼!三国既亡,余犹怜之。三国之亡,后主之过也。为国者溺于歌舞管弦,惑于奸臣佞言,国必亡。三国之后主皆若此,岂不痛哉!每览三国之兴替,余未尝不痛恨于三国之后主也。余犹悲夫蜀汉之灭,良将策士之死,盖后主刘禅之过也。悲夫,三国既亡,余有感于其兴替而记之,如是而已。

1100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