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倾诉林顶尖文案网!

这也是母爱

1403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放下琴,伸手拿来好久不停的mp3,一打开,Jay的那首《听妈妈的话》传入耳畔。忽然发现我和Jay的童年有几分相似,一股感动涌上心头。——题记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著钢琴说话……”

早在小学一年级,每次周末,妈妈都背着琴带我去矿务局学手风琴。若那天妈妈上班,她就提前和同事调换一下,实在不行就让爸爸陪我去。

刚开始学还比较简单,至少现在是这么认为的。一年级作业很少,每晚妈妈都让我练琴。妈妈并不精通乐器,但上一年级的我,对于乐曲的弹奏在理解上是稍稍困难的。所以每次上课妈妈也会坐在旁边听,回家后坐在旁边作辅导。有时还会请身为音乐老师的邻居来做指导。

随着难度的增加,妈妈无力再做辅导了。后来,不再去矿务局学了,改让另一位老师上门授课。

也正是乐曲难度的增加,我练琴所需的时间就多了,但我每次练琴,不到十分钟就烦了,扔下不练了。妈可不愿意,她要我不停地练,直到她说“歇歇吧”我才能放下琴。于是我硬着头皮没完没了地练。

其实妈妈的做法也是有原因的。我慢悠悠地练,好几周都练不成一支曲子,一个月才请老师来一次。这样慢暂且不说,效果还不好,每次上课光纠错就得费大半个小时,耽误学新的曲子。

因为要学琴,妈妈连学校运动会、看电影等集体活动有时都不让我参加。

“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了这段话……”

最让我讨厌的是,练琴占据了我玩的时间。小学,童年,本事和伙伴们开心地玩耍度过的,我却在屋里枯燥地练琴。

在周五,我和伙伴们商量着,晚饭后一起出来玩。但妈妈不让我去,连作业都不让我写了,让我先练琴,她则在自己的卧室里快乐地上网。无奈,只得抱着那个讨厌的沉甸甸的东西,弹个没完没了……突然听到伙伴们敲门,我停下来听,听见妈妈去开门,伙伴们问我在不在,妈妈说“不在”,接着“呯”关上门了。

上学日,伙伴们见了我就说:“我们那天晚上去找你了,你妈说你不在。”

“我在家,我妈非让我练琴。”

“我知道,我们刚走就听见你的琴声了。”

于是后来我学聪明了,我在妈妈给伙伴们开门时大声弹奏,这样妈妈可不能说我不在家了,于是让伙伴们进来,妈妈回到卧室。我则在和她一墙之隔的卧室里弹奏,伙伴们则在一旁傻站着。这么傻站着也不是个办法,她们让我出去玩,让我去征求妈妈的同意。这是个好机会,伙伴们都进来了,况且我自己也盼着出去玩,于是壮了壮胆,推开妈妈卧室的门,说:“妈……我……出去玩玩……行吗?”她紧皱眉头,许久,才说:“行。”我高兴地跑出家门,扔下那讨厌的琴,欢庆胜利,却没有在意“行”这个字包含着妈妈沉甸甸的失望……

但我后来没再这么做。因为我发觉出去玩没啥意思,跑了一晚上,出了一身汗,无聊得很。而且妈妈对我那天的做法很生气,干脆不再给伙伴们开门了。于是我只得老老实实地练琴……

寒暑假妈妈更夸张,亲自给我制定作息时间表。早饭后,练琴;写会儿作业,练琴;午饭后,练琴;晚饭后,练琴;睡觉前,练琴……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叛逆心理。我常在家里没人时,对我的琴进行发泄。对琴拳打脚踢、开口大骂,往上吐唾沫,决心长大后再也不练琴,把学的忘的一干二净!

“长大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飞得比别人高……”

当我真正长大了,才懂得去理解那深沉的母爱。

经过六年的学习,我已有了些小小的成就。多次参加各种演出,也参加了一些比赛。最让我引以为荣的是,我竟会了作曲,这有很大部分离不开这六年多的付出。毕竟,想要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没有多年的艰苦学习是不可能的。

我为儿时不认真练琴的行为感到后悔。我现在爱上了练琴,消除了对它的厌恶,如果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它,会发现比玩耍有趣多了!

我要感谢妈妈让我学琴,感谢她当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她为此所做的付出!

原来,这也是母爱……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天使的魔法温暖中慈祥……”

4563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